厦门日报讯(记者 杜晓蕾)“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是《诗经·小雅》里对草木染的描写。草木染,是为织物染色的一种传统工艺,源自中国周朝。染料取材自山川大地,借助自然本身的力量,顺应四季变化,依照节令时令。可惜,这一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自100多年前被西方化学染料替代后,在中国逐渐沉寂。 在厦门,有三位年轻女孩组成“岁时记”草木染工作室,2009年开始研习这门工艺,追溯传统染色方法,探寻现代技艺与草木染的结合,希望能展现与时俱进的美感。她们是凌燕、桔子和晓晓,正走出一条独特的“匠人”之路。昨日,在厦门沙坡尾艺术西区举办的“黑白讲”沙龙上,她们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鹭岛一草一木 都成了创作材料 凌燕、桔子和晓晓是多年的同事和好友,曾供职于同一家杂志社,长期工作、生活在厦门。鹭岛的一草一木都是她们用来创作草木染作品的材料。玫瑰花、石榴皮、杜鹃花、洋紫荆……这些本在季节变换中倏忽消逝的色彩,都在她们的浸染中被留住。她们说,中国传统的颜色是从自然的石头、植物乃至昆虫的生命中“借”来的。 她们也曾问自己:如果工业染色已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需求,那么植物印染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答案是:草木染是美的,它的美,完全不需要单纯依靠“环保”的意义来存在。 四处寻访学习 传承“福建青”工艺 在学习的过程中,她们发现了一件事:明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印蓝最有名,被称为“福建青”,有“福建而蓝,蓝甲天下”的说法,但这抹山海之间的蓝色逐渐式微,最后竟难觅其踪。于是,她们四处寻访福建蓝印花布的传承人。 在已故蓝染传承人黄炯然位于泉州安溪的家中,她们遭到了拒绝——黄先生的妻子一边黯然地清洗他留下的蓝印花布,一边打发外来人,说这东西黑黑的,有什么好拍的。三位姑娘不甘心,扒在文庙的门上往里瞧,在光线昏暗的屋里看到了美丽的蓝印花布。这一幕,给她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也让她们对“传承”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后来,来自台湾的曾启雄老师帮她们复原了一些关于“福建青”的历史资料,她们赶去台湾南投、埔里等地,观摩、学习当地的传统蓝染和其他植物染色技艺。最终,她们在福建山区找到了传承八百多年的打靛技艺,又到北京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学习过程中,她们走出工作室,让更多人了解草木染的美。她们曾在晋江五店市的一座闽南红砖老宅里,和一群孩子一起进行了蓝染与扎染、蜡染的结合,在布料上染出蓝底的白色雪花图案,送给没有雪天的闽南。
|
相关阅读:
- [ 12-16]福大至诚举办扎染艺术沙龙 晒学生课堂作业
- [ 12-16]《昆曲艺术大典》在京首发
- [ 12-15]著名花鸟画家史如源作品展暨艺术研讨会在天津启幕
- [ 12-15]劳伦斯帕拉特将来华宣传 《太空旅客》包艺术版海报
- [ 12-14]【全国文明家庭事迹展播】熊永伦:守护大山孩子的艺术希望
- [ 12-14]漆画农民画手拉手 福建艺术扶贫助农民画家华丽转身
- [ 12-14]莆田市油画产业艺术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 [ 12-14]赞!美国艺术博客网站教你如何变废为宝(组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