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活动人气旺,教授讲得生动,居民听得投入 厦大副教授朱泉鹰 厦门晚报讯 (文/图记者戴懿)“居委会可以拦路检查‘春运’车辆是否提高票价吗?不行。”“有人买了房子,还没有过户,结果发现房子被抵押了。那是抵押优先还是买房优先?抵押优先。”12月4日,一堂法律科普课在曾厝垵多功能室举行。 厦大法学院副教授朱泉鹰通过诸多案例,以“法治思维与风险防范”为题,讲得十分接地气,现场笑声连连。据悉,这是曾厝垵讲坛的首场讲座,今后厦大老师将根据居民、商家的需求,将更多课程送进社区。 【理念】 厦大资源服务社区 提升居民文化素质 4日下午,厦门大学社科普及“走进曾厝垵”暨“曾厝垵讲坛”揭牌仪式举行。活动由厦门大学社科联、思明区社科联、滨海街道办事处主办,厦门大学法学院、曾厝垵社区居委会承办。 首次开讲,以案说法生动形象。居民黄佩玉说,这样的讲坛非常好,把厦大资源服务社区,有利于居民学习社科知识。居民纪宏跃还为讲坛设计了logo。 曾厝垵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黄清杰说:“随着曾厝垵的发展,知名度的提升,每年有千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让居民增加收入、得到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我们向好邻居——厦门大学寻求帮助,很快得到了学校的支持。” 【模式】 每月举办一次活动 内容由居民来决定 “厦门大学将服务社会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为曾厝垵社区提升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是应尽的责任。”厦大党委副书记林东伟说,近年来,厦大组织师生通过挂职团支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途径,积极支持服务曾厝垵的发展,曾厝垵也在各个方面支持厦大的工作。此次厦大社科普及走进曾厝垵系列活动是一个新的尝试。 厦大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林木顺说,这也是他们首次将讲坛开到社区。“我们争取办出特色,办成居民喜欢的项目。” 据悉,讲坛每月举办一次讲座和咨询活动,内容将以居民感兴趣、与之密切相关的话题为主,如法律法规、青年创业、政策形势、社区治理等。社区将通过微信群向居民征求意见,由居民来下“订单”,厦大提供师资力量,活动形式也将更多样。 【目标】 打造多个区级示范点 推动社科普及常态化 一直以来,思明区以“社科搭台、多方参与、寓教于乐,让人文社会科学走向大众”为理念,深入开展以“价值观论坛——暨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等一系列宣传咨询活动,在运用群众性语言开展社科普及宣传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此次讲坛的开办,也是思明区充分运用厦大等社会科学界资源,为基层干部群众解疑释惑的又一有益尝试,也意味着思明区进一步推动社科普及进社区的工作常态化进行。“曾厝垵讲坛”将打造成为思明区社科普及示范点,下一步还计划将老剧场文化公园打造成为传承闽南文化社科普及的示范点。 |
相关阅读:
- [ 10-23]南平市开设“法治讲坛” 推进法治化进程
- [ 08-06]金尚社区书院"亲子国学讲坛"开讲 正本清源论国学
- [ 07-27]“玉融社科大讲坛”走进融侨城社区
- [ 10-29]江滨社区开展灯谜文化讲坛暨灯谜竞猜活动
- [ 08-19]海西科普大讲坛走进南湖社区
- [ 05-18]闽南文化讲坛将走进厦港街道沙坡尾社区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