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致公党厦门市委换届完成 徐平东当选主委

2016-12-06 08:55:19施雪琴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卫琳 通讯员 陈木金)12月4日,致公党厦门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厦门宾馆召开。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省委主委薛卫民,市领导张灿民、倪超、陈津、林锐、詹沧洲,致公党省委专职副主委刘珂、副主委徐平东出席大会开幕式。大会选举产生了致公党厦门市第七届委员会,徐平东当选为致公党厦门市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薛卫民代表致公党福建省委在会上致贺词。薛卫民说,过去五年来,致公党厦门市委坚持“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精神,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发挥与海外华人华侨联系广泛的优势,不断强化为“侨”、为“海”服务,实现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厦门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致公党厦门市委继续发挥“侨”、“海”特色优势,有序开展海外联络和对台交流工作,扎实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灿民表示,致公党厦门市委新一届领导班子要汇聚侨智、维护侨益,形成有党派自身特色的参政议政成果,为推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力量。

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倪超代表中共厦门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说,中共厦门市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包括致公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厦门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

致力为公建诤言 侨海报国献良策

致公党厦门市委发挥“侨”“海”优势,积极服务厦门社会经济发展

2012年-2016年,致公党厦门市委共完成课题调研250项,其中有3项课题调研转化成果分别获得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等领导批示,7项课题成果获省市领导批示;提交《呈阅件》9件,其中6件获市领导批示;提交政协提案145件,其中重点提案13件,优秀提案6件;提交反映社情民意稿件905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办公厅、致公中央刊物采用89篇次,3篇获中央领导批示,16篇次获省领导批示,32篇次获市领导批示。(文/通讯员陈木金)

一条信息与“海上公交”线路的开通

2013年1月1日,海沧嵩屿码头-鼓浪屿内厝澳码头-第一码头航线正式开通,成为厦门第一条“海上公交”线路。而说到“海上公交”,就不能不提到致公党厦门市委《建议发展“海上公交”缓解轮渡一带交通拥堵难题》的信息。

早在2012年8月初,致公党厦门市委围绕有关部门制定的鹭江道下穿通道方案进行调研,发现造成鹭江道交通拥堵的原因不在于有限的道路资源与大量车辆,而更重要的在于后者中外地自驾游车辆、旅游大巴等违章和占道。换言之,鹭江道之所以拥堵并不在于鹭江道本身,而在于对面的鼓浪屿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如果能够开辟新的登上鼓浪屿的通道,鹭江道的拥堵问题就不必通过下穿通道方案而得到解决。

在调研厦门本岛、鼓浪屿和海沧等码头后,致公党厦门市委提出了开通“海上公交”分流鹭江道人潮的建议。建议通过充分发挥现有码头的功能和作用,开辟连接厦门本岛-鼓浪屿-海沧的“海上公交”线路,把外地自驾游车辆和旅游大巴从鹭江道疏散开来,以缓解鹭江道交通拥堵状况。这一建议一经提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福建省省长、时任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批示指出:“‘开通海上公交,分流鹭江道人潮’,对多途径解决鹭江道拥堵问题富有启发,请规划、建设、交通、港务等有关部门会同专家深入研究。”

随后,经过规划、建设、交通、港务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海上公交”线路顺利开通,既缓解了鹭江道的交通拥堵,又为市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如今,第一码头、海沧嵩屿码头、鼓浪屿内厝澳码头、厦门邮轮中心厦鼓码头之间的“海上公交”线路已经相继开通。今年7月12日起,轮渡公司第一码头至嵩屿码头航线在原有航班基础上,早晚高峰增开班次,方便市民往来海沧和岛内。

多年来,致公党厦门市委对“海上公交”持续跟踪,对“海上公交”线网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管理与应急救援、与海上旅游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许多建议被采纳到有关实施规划中。

一篇调研与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

2015年10月,在福建省以福州、厦门、泉州3个国家高新区为核心联合申报创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一年后,为争取早日得到国务院批准,致公党厦门市委充分发挥致公党内资源优势,联合致公党中央围绕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课题调研。

2015年11月,致公党厦门市委以承担致公党中央子课题的形式,促成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原主席罗豪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率致公党中央经济委“福厦泉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开放与创新”专题调研组赴福州、泉州、厦门等地调研。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致公党中央形成了《关于支持福建创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议》,以“直通车”的渠道上报国务院,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的批示,有力推动了福建省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步伐。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福州、厦门、泉州3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通过上下联动,左右联合,充分发挥致公党内的智力优势,努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是近年来致公党厦门市委开展课题调研工作,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成功探索。

一件呈阅件与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2015年2月,致公党厦门市委以“呈阅件”的形式,向市委领导报送了《关于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厦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得到了时任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尽快拿出具体可操作办法。

致公党厦门市委在建议中提出要争取成为汇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业人才的洼地、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专业孵化器、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产业等三点建议。随后,市政府办公厅两次召集有关部门,针对呈阅件提到的建议着手办理。从政策的整合叠加入手,梳理现有的政策,逐条列出,再制定完善新措施;从加强环境打造入手,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以完善的“软”“硬”环境来吸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从加大奖励和扶持政策入手,以产值增长奖励、纳税奖励等办法,扶持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在办理报告上,市委领导再次做出批示,使呈阅件的办理取得良好实效。

事实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一直是致公党厦门市委关注的重点。早在2004年,致公党厦门市委就提出了《加快发展软件业,增强厦门经济发展后劲》的政协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评为优秀提案。2014年5月,致公党厦门市委一件《新税收政策对厦门信息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呈阅件,得到时任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促进了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税收政策的完善,推动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年来,致公党厦门市委注重党内外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努力拓宽参政议政渠道,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与致公党中央联合课题调研《关于互联网医疗发展问题的若干建议》、《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成果得到刘延东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的批示,与市政协联合开展课题调研《厦门新三板平台运行现状与对策研究》、《借鉴台湾经验大力推动厦门精致农业发展》等成果获得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市委副书记陈秋雄等领导的批示。

海外联谊】

加强海外联络工作

留住海外中华儿女的根

致公党厦门市委发挥侨海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联络工作,在深交老朋友的同时,广交新朋友,重点加强华裔青少年的工作,积极涵养海外侨务工作资源。

五年来,共接待来自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社团20多个、600多人次,共5次组团(或随团)出访南美、北美、欧洲及菲律宾等地,密切与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和海外洪门组织的联系。自2007年来,共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厦门营)11期,吸引来自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尼等四个国家华裔青少年270多人参加,成为致公党厦门市委海外联络工作的品牌。营员们在参加夏(冬)令营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加深了对祖(籍)国的认同感。

【社会服务】

建设社区致公学校

培育居民社区认同感

“老张,你们社区致公学校办得很好啊,每月都有一堂课让我们学得更多,了解更多,我们社区的课程内容更丰富了,我们更愿意来上课了。”这是2015年10月前埔北社区致公学校下课后,一位社区居民握着社区致公学校管理员张维波的手说的一番话。

2014年以来,致公党厦门市委积极探索民主党派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发挥致公党的智力优势,利用社区已有教育平台,在全市各区建设社区致公学校。目前已经在全市六个区建设9所社区致公学校,已经授课70多节(次),参加听课的社区居民4000多人次,成为培育居民社区认同感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社区致公学校的建设过程中,致公党市委初步建立了“321”的工作模式,即依托区委统战部、街道及社区党委和致公党基层组织,立足社区居民需求和致公党资源优势,把社区致公学校与社区现有教育平台相结合。

通过两年多的建设,社区致公学校把致公党的人才资源注入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新的再教育平台,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探索出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条路子,同时把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相结合,也为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赋予新内涵。

【党派名片】

中国致公党

简称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于1925年10月10日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总堂发起,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1981年12月30日,致公党厦门市工委会正式成立;1988年10月,选举产生致公党厦门市第一届委员会。现任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平东,副主任委员郑幸红、曾招文、张志红、关琰珠、滕达、施雪琴,秘书长李瑞盛。

截至2016年11月底,致公党厦门市委共有基层组织49个,党员1089名,其中有侨海关系的占90.1%,中高级职称占70.2%。近五年来新发展党员260人,其中海归52人、博士33人、硕士52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省“双百计划”和“百人计划”人才、市“双百计划”和拔尖人才17人。

【主委简介】

徐平东,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福建福州人,1996年7月加入中国致公党。福建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致公党中央委员、福建省委副主委、厦门市委专职主委,福建省十一届政协常委、厦门市十二届政协常委,厦门市海外交流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曾任鼓浪屿区政府副区长、厦门市科技局副局长。曾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厦门市第四批拔尖人才。

【荣誉榜】

2012-2016年,致公党厦门市委多次被致公党中央和致公党福建省委等单位授予“先进集体”“参政议政先进集体”“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扶贫工作先进集体”“调研和提案工作先进集体”“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理论研究先进组织”等荣誉称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