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谚语 节气融入谚语 指导古人农作 本报资深编辑、厦门民俗专家卢志明说,节气是中国古人对天体运行规律的细微观察,是对气候了解的特殊智慧。 “每个地方会按照当地节气的特征,来形成自己对劳作规律的理解。”卢志明说,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带着节气的本土谚语。他说,在厦门有“夏不至不热,冬不至不寒”一说——意思是,不到夏至不会持续酷热,不到冬至不会持续严寒,“厦门现在虽已过了立冬,但气温还是一直回暖,并不是很冷。” 正因为如此,有些地方会有根据当地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在厦门,“淡(湿)冬至。干年兜。干冬至,淡(湿)年兜。”他解释说,冬至这天厦门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地理位置上与厦门相近的台湾也有“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一说。 谈民俗 冬至吃汤圆 期望一年圆满团圆 卢志明说,在南方虽然不见雪,但有“小雪”“大雪”祭神农、修水利一说。农民不仅会祭拜神农,酬答神明,还会把田埂做好,争取明年开春好播种。 在小雪之前的霜降,民间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一说。他说,霜降正好处在秋天转冬天的时间,是一年内进补的最关键契机。所以,厦门本地人会根据自身体质,买来鸡、鸭、羊肉进补。 在冬至这天,北方吃饺子,闽南吃汤圆。为何?“一阳出动云天线。”卢志明说,根据节气的理解,虽然气候转换还没结束,但冬至实际上是一年的“尽头”,因为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后,就开始往南走,“这是古人对天体的运行的理解,寓意年终,期望一年圆满、团圆,所以厦门民间就有吃汤圆的习俗。” 花絮 在他笔下,24个节气是24首诗 二十四个节气24种体会,厦门晚报要闻部记者朱亚圣把对节气的感受注入笔尖,化作24篇诗歌,都收录在自己的诗集《拉链》一书中。 朱亚圣对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回忆。立夏吃面,他忆起与弟弟小时候,从房前屋后摘下几捧红辣椒,就着热气腾腾的手擀面下肚;冬至吃汤圆,家里总要搓上汤圆,煮好后撒上香喷喷的碎花生。朱亚圣的老家在漳州平和县九峰镇,因为打小常听父母念叨二十四节气,而且每到节气来临,乡下的老人就会提点,让他深刻体会到古人的智慧。 |
相关阅读:
- [ 12-02]学者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非一劳永逸 传承须接地气
- [ 11-24]助推海丝申遗 泉港土坑村海商聚落文物征集启动
- [ 11-19]九城海丝申遗点将统一标识 由泉州牵头方案设计
- [ 11-18]省文化厅领导到我县调研东溪窑申遗工作
- [ 11-14]厦门白鹭志愿者再赴“周末之约” 助力鼓浪屿申遗
- [ 11-04]市领导到龙山镇调研东溪窑申遗工作
- [ 11-04]日本阻挠中韩慰安妇申遗 妄称确保遗产审查透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