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风格融合的番婆楼。
番婆楼极具细节之美。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邬秀君 黄晓波)一座建筑就是一个家族独一无二的编年史,一座建筑亦是一个家族盘根错节的宏大叙事。
在鼓浪屿这座小岛之上,曾经多少南下而又北归的闽南华侨打尖于此,时代的洪流与命运的机缘,让他们在这座小岛之上书写了个性迥异的传奇往事。岁月如沧海流过,曾经镌刻传奇的人物,如流星般,在历史的银河留下让人难以忘怀的印迹。
我们见识过,林维源、林尔嘉父子的爱国情操,以及一座中式园林所透出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文人雅致,这是林氏家族刻塑在鼓浪屿历史上的独特形象,也是林氏家族不与人同的自我历史;我们也听闻过,逆境中靠着闽南人的坚毅与踏实,打拼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剃头匠黄奕住,在鼓浪屿豪迈修建“第一别墅”,以及热心鹭岛建设为黄氏家族树起爱国华侨的美誉;而如容谷别墅,我们甚至还邂逅过如清泉般,为爱情和亲情真切付出的男儿情怀,这是李清泉的柔情与大义,同样独特且唯一……
今天,我们依然要领略一座建筑的独特之美,以及一个家族不凡的传奇。在鼓浪屿华侨建筑之林中,它并非最雍容华贵,但它所传递的孝之大德令人称道,足以在鼓浪屿建筑史占据一席之地。这座建筑的建造者,更是以其家族的忠正品行留名后世。
这座建筑被称为番婆楼,建造者名为许经权。
番婆楼之美与“番婆”之趣谈
顶着鼓浪屿最高最大门楼的光环,这座坐落在安海路36号,建于1924年的中西合璧之建筑,让人第一眼看过去便顿觉气势非凡:圆拱形铁门顶部的两边,两只金丝鸟衔着铜钱的雕塑,栩栩如生地暗示着房主出自富贵之家;两扇铁门的中央,在洛可可风格雕花铁饰背景下,两个“福”字,一正一反整齐对称,寓意出入幸福平安。
进入庭院内侧,水泥塑制的假山高墙,中式与洛可可风格的混搭冲击着观者的感官,展现着一种异样之美。而右侧的院墙则以中式园林漏窗的形式来装饰,漏窗窗棂做成竹子形状,在漏窗之上则浮雕了岭南特色的芭蕉叶形象。
拾级而上,一座横向七开间外廊立面的红砖建筑屹立眼前。也许受时光的洗刷,它暗淡了当年的光彩,但曾经的西式风格如今看来依旧时髦。红砖柱上端的仿科林斯柱头,以及各层檐口部的装饰依旧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那里有沉鱼落雁、金猴献桃的中式浮雕,亦有张开翅膀的黑人天使造型,在楼顶的四面女墙中部都有花屏,屏上同样绘塑着花卉、天使以及美女的组合。这是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之妙,也是许经权的有心之处。
这幢欧式风格的别墅正是许经权孝敬母亲的礼物。许经权早年跟随父亲远去菲律宾经商,商海一片坦途,很快便富甲一方。在父亲去世以后,许经权叹时光匆匆,尽孝需赶早,母亲健在之时多陪伴才是最重要的。于是,许经权便把母亲从晋江老家接到菲律宾,希望尽量陪伴左右,可菲律宾自是和闽南不同,许母难服当地水土且语言不通,加之许经权平日事务繁忙,能给母亲的也只能是华服美食,真正陪伴的时间却并不多,于是没多久,许母便要求回晋江老家。面对如此境况,许经权内心是纠结的,母亲去和留都成为困扰他的难题。最终,他想了一个两全之策,那便是在当时华侨聚居的鼓浪屿买下一幢别墅给母亲暂居,然后专门再建一幢给母亲养老。于母亲来说,生活习惯以及语言都和老家相近,于自己而言,海岛交通便利也利于生意和家庭兼顾。于是,没多久一幢新的华侨别墅矗然而起。西式的建筑风格自然受当时流行影响,而夹杂的中式元素,多半是顾及母亲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需要。
事实上,“番婆楼”因何得名,先前有这样一种说法:许母被儿子孝敬成为其他子女的榜样,于是大家争相给母亲添置新衣、首饰等;做母亲的平时出门穿着西式南洋衣,一身珠光宝气,俨然一个南洋富婆形象,被邻里戏称“番婆”也即“南洋女人”,而这幢华丽别墅也便成了“番婆楼”。其实仔细想想,这个说法并不值得推敲。直到多年以后,许家后人出来正名,才对先前的说法给予拨正:称之“番婆楼”,其实是因为别墅女墙上有西洋女郎浮雕。但不管如何,一幢和孝道紧密相关的建筑,成为鼓浪屿建筑史上的佳话。
许氏诚信经营与造福桑梓
自古孝悌之义为有德之人所珍视,一座别墅窥见许氏的真品性。事实上,一座番婆楼的传奇故事,也仅仅是许氏家族历史中最璀璨的一小段。它就好比是一个人人生中最光彩且广为人知的一面。岁月遮盖了太多历史的面容,这幢番婆楼恰如许氏家史中裸露的一角。就让我们吹去岁月的浮尘,再去目睹这个家族除去孝道之外,诚毅忠正的一面吧。
和许多下南洋的闽南人一样,许氏家族是从许经权的父亲许志长去菲律宾打拼,后来才发家的。这位16岁便在菲律宾闯荡的年轻人,起先是靠着街头摆摊卖米做小本生意起家。后来娶了本地姑娘为妻,做起了卷烟生意。赶上战争之际,生意大好,许氏由此发家。但福祸相倚,随后发妻与两个儿子相继早逝。为平复悲伤,许志长便安顿好菲律宾生意,回了晋江老家,后来续娶本地女蔡究为妻,也就是许经权的母亲,1890年生下了许经权。
没有像很多富二代无所事事,坐享家财,许经权懂事起便勤奋严谨,通中国传统文化,熟英语、西班牙语,且懂得钻研经营家族业务,18岁时便开始掌管家族业务,成为家族事业的主心骨。许经权做生意如同做人,特别懂得恪守诚信,这不仅给他留得好名声,同样给他带来很多机会。许经权曾经在经营顺庆银庄时,由于用人不当,导致放款无法回收,以致银庄欠下很多储户存款。而为了退还客户存款,许经权在决定举家迁回菲律宾时,特意把积蓄多年的10万美金汇回厦门,并派人逐一送至客户家中,诚信之名,一时传为佳话。而这份诚信,也为他赢得了后来的商机。当时的中国银行厦门分行行长黄伯权正是闻此佳话,为许经权在菲律宾创办中菲汇兑信托局提供了很大支持。诚信做人,让许经权在事业上受益颇丰。
事实上,许氏并非只是以一座“番婆楼”所传递的孝道美名而为人所知的。在许经权还未独掌家族事业之舵时,其父许志长便早已为儿子立下了好榜样。1890年许经权出生后,许志长便开始反哺故乡,为家乡捐建了私塾“养山兰馆”以支持家乡教育事业。除此之外,许志长乐善好施,经常救济贫苦人家,这些都让许经权看在眼里,也成为他后来热心家乡事业,造福乡民的良好熏陶。后来许经权斥资修建了安海至安溪尾的汽车公路,修葺洛阳桥等,造福乡里。
不仅如此,许经权还是一个深知民族大义的人,他曾因救济抗日志士而被日本人拘捕十多日。其实,许经权在鼓浪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但他曾担任过鼓浪屿救世医院的董事,也担任过鼓浪屿电灯公司的董事,还是厦门群惠小学的校董,对鼓浪屿以及厦门的公共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