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正文
分享到:

同安十万民众“送王船”中马联手申报人类“非遗”

2016-11-27 22: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文洁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27日厦门讯(通讯员 杨心亮 郑素描 何东方 陈嘉新 本网记者 文洁)“文化搭台民心通,一带一路王船开”。11月27日凌晨,细雨蒙蒙,厦门同安吕厝的上空,家家彩球飘扬、户户鞭炮作响。凌晨4点左右,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一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盛典火热上演,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竞相赶往观看。

27日零点左右,“送王船”队伍从吕厝华藏庵启程,数十名壮汉合力推着王船威严出发。一路鞭炮作响、礼花绽放,开启了“一带一路”上又一段美丽的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文化委员会指导,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民主同盟厦门市委员会主办的“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亦在厦门举行,来自马来西亚、台湾及全国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一起助力并观摩了同安吕厝的“送王船”活动,让今年的吕厝“送王船”变得意义深远。

“送王船”规模超出往届

11月2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吕厝社区的鞭炮声就已唤醒了十里八乡的民众。这天是吕厝“送王船”的日子,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一大早也都聚到吕厝,参加四年一度的国家级非遗“送王船”活动。

上午8点左右,由90支代表队数千人组成的踩街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伴随着舞龙队、舞狮队、车鼓弄、腰鼓队、宋江阵等闽南文化活动的精彩上演,踩街队伍、王爷辇轿、王船从华藏庵出发,绕行何厝、西福路,经西柯街,最后回到华藏庵广场。大约5公里的行程,踩街队伍走了2个多小时。所到之处,秩序井然,场面壮观。

据了解,王船长14米多、宽3米多、高亦3米多,由杉木和樟木建造而成。此次“送王船”文化节从11月26日开始,持续到11月27日凌晨结束,参与民众达十万人。

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吕厝“送王船”活动,还一并举行了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开幕式。国内外专家代表们实地考察了“闽台送王船”习俗活动开展的情况,深入了解闽南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情。

阵头表演成“非遗”舞台

在华藏庵广场上, 一条长达18米5的金龙在空中沸腾翻滚,灵活巧妙,还接连摆出“中”、“国”、“龙”的造型。其技术之精湛、效果之唯美,让参加“送王船”活动的人们惊叹不已,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表演。

这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吕氏舞龙队带来的精彩表演。舞着龙头的师傅是江苏省吕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吕武。他告诉记者,老家和吕厝这边有着同宗同根之谊,能带着舞龙队来参加自家人的盛会,感到很荣幸,也很兴奋。

除了舞龙表演,在“送王船”活动的现场,两头金狮摆首弄尾、争相斗艳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欢乐的锣鼓声中,金狮戏耍彩球引来了民众的声声喝彩。此外,车鼓弄、宋江阵、腰鼓队、歌仔戏、南音等各式各样的闽南文化非遗项目也都在这里上演。精彩络绎不绝,民众声声叫好,“送王船”活动的现场,俨然成了各式各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大舞台。

中马联手申报人类“非遗”

闽南“送王船”习俗随着明清时期,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也传到了台湾和南洋。2005年10月,吕厝华藏庵“送王船”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闽台送王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藏庵成为“闽台送王船”传习单位,也被辟为市级和省级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和海峡两岸(厦门)交流基地。

马来西亚马六甲在19世纪就已经有“送王船”活动的记载,并吸引了当地其他族群的百姓都参加到“送王船”的活动中来。2013年,马六甲万怡勇全殿的“送王船”习俗列入了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一月,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政府对华特使、拿督威拉颜天禄,拜会厦门市相关部门,双方初步达成了积极推动中马联合申报“送王船”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意向,厦门市相关部门也已着手开展前期的研究工作。

福建省文化厅社文(非遗)处副处长马强表示,此次吕厝“送王船”文化节和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的举办,对于推进双方联合“申遗”具有积极的意义。

【声音】

1.“根在这里,要回来看看”

吕厝社区84岁老人:吕良友

从我懂事以来就很期盼这四年一次的“送王船”活动。因为就像在过节一样,外出的亲人都会回家。近年来,“送王船”在海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与海外乡亲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大节日,他们都会来。我有个大姐很小就去了马来西亚,十几年没有消息。看着马来西亚回来的这些乡亲,很希望能看到大姐的身影。想告诉她,家在这里,根在这里,身体如果还硬朗,要回来看看。

2.“这是联系海外侨胞的文化纽带”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

吕厝“送王船”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它传到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已经成为我们联系海外侨胞的重要文化纽带之一。“送王船”是国家级“非遗”,在马来西亚也是。现在中马正在着手准备联合申报人类“非遗”,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申报成功后,可以进一步提高“送王船”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深化联系台胞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利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去。

3.“这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源”

台湾无形资产专家:林茂贤

在台湾,王爷信仰有别于闽南。台湾是迎王,闽南还有送王。闽南送完王后,我们台湾迎王,所以有种说法,台湾迎的王爷是福建送的王爷,这是很有趣的事情。早期敬奉王爷是为了抵御瘟疫,祈求平安。现在“送王船”习俗已经转为对注意环境卫生保护的呼吁,可以说是王爷精神的现代意义。王爷信仰是两岸共同的信仰,这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两岸的民间往来,可以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链接】

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

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厦门岛内举行。会议将围绕文化生态区建设工作及“送王船”习俗展开研讨。来自马来西亚、台湾地区、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

研讨会的目的是总结交流全国各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确思路,落实措施,努力将保护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这对推动保护区建设,服务“一带一路”与对台交流,及中马联合申报“送王船”习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