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 通讯员 李静 杨位迪/图)“抱着猎奇的心态而来,幻想着水下的童话世界,出乎意料,‘老师很凶’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对潜水课的印象。”
前天晚上,厦门大学官微推送的一则关于《厦大特色体育课――揭秘“深藏不露”的潜水课》的文章,被大量转载,潜水课也由此被“推”进了大家的视线,吸足大众眼球。
2012年9月,厦大开设攀树课,如今又把特色课从树上开到水下。
其实,厦大的潜水课在3年前的“酝酿阶段”就吸引过不少关注,后来却从未像同样新潮的攀树课那样,对外揭开神秘的面纱。如今,潜水课已培养了近200名“蛙人”,而且女生的人数超过男生。
昨日,导报记者带你走进厦大,揭开潜水课的神秘面纱。
学生穿上沉重装备
穿上乌黑笨重的潜服,戴上如鸭掌般的巨大脚蹼,罩上遮住半张脸的面镜,再背起60斤重的气瓶和三四个铅块。这就是潜水课上,每位学生下水前的规定动作。“太重了,但当你下水之后就会感谢它们了,没有它们,你沉不下去。”一位学生说,“前几次的课我们穿装备就要20分钟,熟练后可以扔到水里再穿,那样会容易很多。”
下水,学生们必须学会定点悬浮和紧急游泳上升的技巧,这是潜水时常用的两种技术,需要反复练习熟悉。入水姿势、鼓气调节耳平压、面镜排水方法等,都是要牢记并掌握的知识点。
老师说:“我们最想教给学生的,是过硬的技术和时刻紧绷的安全意识,有了这两点,潜水其实比你在运动场踢足球还安全。”
去五缘湾下海体验
这样的潜水课,大多数时候都在厦大翔安校区的游泳馆里开展,由厦大体育组的翁兴和与黄桑波两位老师负责授课。不过,每学期的最后一次课,老师们还会带着学生来到五缘湾大桥下,来一次下海体验,这也是最令学生们兴奋的。
最近的一次下海体验是在本月初进行的。有学生说:“我们下到大概三四米深,水好咸,泥好滑,我跪在底下,抓了一把淤泥。大概下潜太快了,耳朵很痛。”另一位学生回忆:“我们是沿着栈道的柱子潜下去的,发现柱子底部有很多小海螺,很惊喜,我们挖了些上来。它们其实很普通,但自己从海底带上来的感觉不一样。”还有位同学说:“好玩,我潜下去之后就蹲在水底张望。一个同学配重带少了,浮在那里很尴尬啊。”
新奇、惊喜、特别、好玩,或许就是潜水课带给学生们最直接的体验。
翁兴和老师介绍,只要熟练地掌握潜水技巧,学生们潜到多深都不是问题。据说,去年有位选修完潜水课的台生回到台湾后,在垦丁潜了30多米深。
选修女生比男生多
为了让学生掌握潜水技巧、绷紧安全神经,两位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都极其严格。据说潜水课从不允许学生请假,若有学生无故旷课,还会被“除名”。而且,两位任课老师还到国家潜水运动学校培训过。
翁兴和老师介绍,自2013年初开课以来,已经有近200名学生选修过,其中女生的人数超过一半,比男生还多。刚开始,潜水课只对海洋与地球学院和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学生开放选课,后来学生热情很高,每学期都多开一个班20个名额,供翔安校区各学院学生选修。
据了解,每次选课系统一开放,潜水课的名额都会被瞬间“秒”光。由于该课程要求男生连续游400米、女生连续游200米,而且上课强度比较大,所以后期任课老师还会再“筛”掉一些人,不过,绝大多数人都能坚持到最后。
衍生出水下摄影课
厦大方面表示,潜水课肩负科学研究的重任,是为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培养能潜入海底进行海洋考古、海洋生态等科学研究的学生而开设的。
平时的教学中,潜水课教授的是水肺潜水,也就是以休闲潜水为主要目的。但翁兴和老师认为,这和当初开设潜水课的初衷是一致的,因为只要学生掌握了潜水技巧,就能运用到科研工作上,比如能潜到海底采样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学期厦大还在潜水课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水下摄影课。这个学期,已有20名海洋方向的学生选修了水下摄影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