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员们焊接手机主板上的元器件
东南网11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叶鹏/文吴晓平/图)这一年来,“独腿义务交警”谢启明的事迹在厦门已家喻户晓。闲不下来的他,又在忙一件事情——贷款创办“厦门市中途之家脊髓损伤者服务中心”,训练残疾人员增强生存技能,实现个人自立,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今年41岁的谢启明是三明清流人,9岁时遭遇车祸,右腿被截肢。身体残缺了,但他的人生没有因此而黯淡。18年前,他来到厦门,经过艰苦奋斗,他创业成功了,现已是一家手机城的老板。去年,谢启明成为厦门首批义务交警成员,他利用早晨上班前和傍晚下班后的时间段,每月上路义务指挥交通多个小时,被称为“独腿义务交警”。
贷款建服务中心
“让残疾人活得有尊严的最佳途径其实就是让其在社会中自立。”谢启明了解到,厦门现有肢体重度残疾人6000多人,有很多是因车祸致残,这些人在受伤后不敢走出家门,完全依赖家人照顾。“他们特别需要生活重建的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但是,残疾人就业、创业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困难,同样身为残疾人的谢启明,更能体会到残疾人的不易。
为了帮助脊髓损伤病友的康复需求和回归社会,今年6月,他从银行贷款了80多万元,在思明区龙山东路建立了“厦门市中途之家脊髓损伤者服务中心”。
厦门中途之家是全国第81家中途之家,难能可贵的是,它是目前国内83家中途之家中唯一由个人创办的集交流、康复训练、就业创业培训于一体的残友服务中心。
提供创业平台
目前,中途之家面积约400平方米,分设生活区、活动区、创业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已成为厦门残友们的交流沟通和创业的平台。
残疾人手机维修培训班首期课程这周刚开课,就有10位残疾人报名。
培训时长1个月,周一至周五上课,谢启明每天为他们授课近5个小时。他表示,学员们完成培训课程后,可自主创业,也可推荐到手机工厂就业。
居家创业是肢体残障人员创业的鲜明特点,比如开微店、开网上商城。
前阵子,谢启明远赴青海采购野生黑枸杞、天山雪菊等特产,聚拢到中途之家创业中心电商平台,让残障人员网上销售,开启他们的创业之路。
谢启明坦言,“头脑一热建了中途之家,但运营起来以后才发现困难重重,很担心它走不远”。中途之家目前有5个工作人员,每个月的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合计大约4万元,全部都是他一个人在掏钱。
接下来,谢启明希望能够争取到政府的购买服务,对接爱心企业的手工活,并且有更多的爱心企业参与进来,以使中途之家能持续地为残友们服务下去,让更多残障人士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