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游客今天上午参观“神舟十号”返回舱。
返回舱主体上有蜂窝状的花纹。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陈满意 通讯员 蔡琦 陈义炜图/陈立新)昨天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今天9点,神舟十号返回舱“空降”厦门。中国航天60周年成就主题展今天上午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开展,经主办方的努力,神十返回舱获准在这里展出。
据悉,此次展览的航天实物还包括返回舱降落伞、航天员舱内服、舱外服、企鹅服、神舟十号教具、神舟十号上的国旗、党旗、军旗等,每一件展品都是“绝世孤品”,展览将持续到12月25日。
【现场】
“返回舱有多重?”“它为什么是黑色的?”“为什么有两个圆形的口?”“宇航员在里面怎么生活?”……神舟十号返回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很多人想问个究竟。
今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玻璃罩里一人多高的返回舱非常抢眼。据悉,神舟十号返回舱重2吨多,最大直径2.8米、高2.7米。返回舱整体呈现黑色,主体上有蜂窝状的花纹。
除了能看到悬窗,还能看到充电器,两个圆形降落伞出口。
“爸爸我要拍照!爸爸我要拍照!”4岁多的张汉锟和弟弟张汉锴围着神舟十号返回舱跑了一圈后,嚷着要合影拍照。
市民张先生拿起手机,为兴奋的孩子拍照留念。他说,两个儿子对火箭非常感兴趣,昨天恰好神舟十一号返回,今天就带孩子来参观神舟十号返回舱,“眼见为实”感觉特别有意义。
参观现场,有很多市民游客拿出相机拍照,他们对返回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好奇地讨论着。
最开心的是孩子,有的小朋友围着返回舱跑了三四圈还意犹未尽,跳着脚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
“在现场看的感觉很震撼!”市民朱先生一家三口围着返回舱走了好几圈,他说,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参观航天展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震撼,太震撼了。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的不敢相信,我们的科技实力如此强大!”市民洪先生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感到自豪。
“以前就想知道驾驶飞船登陆月球探秘是什么样的感觉,现在这些跟航天有关系的东西就在眼前,真的太激动了!感觉就像自己也到了太空一样!”来自集美小学的陈淳小朋友,今天特意拉着妈妈来参观航天展。在炫酷的VR互动技术操作下,他兴奋地体验了一把在月球上“驾驶”月球车的感觉,并模拟了太空出舱行走全过程。小家伙说,这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心中“一小步”的航天梦。
【飞船返回四个阶段】
一是制动飞行阶段
飞船在太空调整姿态,发动机点火制动,进入返回轨道。
二是自由滑行阶段
飞船以无动力飞行状态自由下降。当高度降至距离地面140公里处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穿越大气层时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
三是再入大气层阶段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飞船表面和大气层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在飞船表面形成高温等离子气体层,并对电磁波造成屏蔽形成“黑障”,使飞船在240秒内与地面失去联系。直到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消失,地面测控部门重新捕获飞船。
四是着陆阶段
当返回舱距离地球约10公里时,伞舱盖打开,并连续完成拉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等动作。在距离地面1.2米时,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使飞船以每秒1至2米的速度着陆。
【小资料】
神舟十号飞船:
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内蒙古顺利着陆。
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其中返回舱是重要组成部分。返回舱又称座舱,是航天员的“驾驶室”。返回舱和推进舱脱离后,返回舱返回,推进舱焚毁,而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