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文博会产业化、市场化、专业性、对台特色进一步提升和彰显。
精美的文创产品和有趣的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了市民的目光。本组图刘东华陈立新摄
【文博会成绩单】
签约项目103个
总签约额303.9亿元
参展机构1708家
主会场活动30项
分会场活动107项
参观人数36万人次
厦门晚报讯 丙申金秋,硕果累累。昨日下午,为期四天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幕。展会共实现投资签约项目103个,总签约额303.9亿元,签约项目整体质量相较往届明显提升;现场订单签约额8.93亿元,现金交易额1.5亿元。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产业化、市场化、专业性、对台特色进一步提升和彰显,呈现出五个方面的成果和特色。
本届文博会主展馆设工艺艺术、创意设计、数字内容与影视、文创旅游四大板块11个展厅,总展位面积6.5万平方米,共有境内外1708家文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台湾地区参展商741家,展位数936个。主展馆举办了论坛、对接会、评选推介、签约交易、创意活动等30项活动,共有135位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会演讲。分布厦门六个区的30个分会场共107个专项活动同步登场,涵盖厦门各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和艺术机构。据统计,四天总参观人数达36万人次,其中主会场25万人次。
【平台凸显】
台湾元素丰富
台湾知名大学齐聚,与大陆30多所高校同场竞技
“突出两岸”是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办展原则之一。今年,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组织13家工艺商家,已连续四年以“台湾顶级工艺馆”参与文博会;法蓝瓷等82家工艺展商,集体展现台湾地区精工佳作。
好创意需要优秀的创意人才,更需要精彩的思维碰撞。台湾艺术大学、实践大学、树德科技大学、亚洲大学、正修科技大学、东海大学、弘光科技大学等台湾地区七大艺术院校首次齐聚,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大陆30多所高校同场竞技,带来高水平创意作品。台湾购物中心协会理事长、大鲁阁开发公司董事蔡明璋等大咖加盟“两岸文创商业对接会”,围绕时下商业趋势,从创意化、文创化、主题化、体验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享与探讨。
【投资活跃】
交易更重实效
103个交易合作项目,涵盖了文化产业各主要领域
103个交易合作项目涵盖了创意设计、工艺美术、影视演艺、文创旅游等文化产业各主要领域。创意设计领域的知名文化企业、设计院校通过文博会平台发布了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包括国家博物馆在内的20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领衔的10家图书馆、台湾地区五大文创协会、两岸40所设计高校,以及两岸80个文创旅游城市、景区,配套举办了重点项目招商推介合作活动。
工艺领域,中华工艺精品奖与海丝艺术品中心达成战略框架合作,拟规划设立“海峡两岸文博会·中华工艺精品馆”,计划共同打造海丝艺术品中心成为亚太地区顶级工艺精品产业交流交易中心。影视领域,闽浙影视(基地)产业战略联盟签约合作协议,《虫面人》等一系列投资过亿电影项目达成拍摄意向。惠安县闽台文化创意园(二期)等文创旅游领域的投资项目均超过两亿元。此外,文化产业项目与金融资本对接产出成效,登云泛娱乐产业基金正式发布。
【跨界融合】
文化新业态集聚
首次以IP为主题,新技术带来展会新景观
本届文博会紧贴行业发展趋势,“互联网+IP”“文化+金融”“文化+科技”“展会+课堂”,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特色鲜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带来展会新景观。
首次以IP为主题,打造“海峡两岸互联网+IP衍生品设计产业大会”,引发各界关注。国内首个IP三方在线交易平台——阿里巴巴阿里鱼云平台亮相;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20多家博物馆组最强IP阵容亮相“博物馆IP授权暨衍生品开发推介会”;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馆藏古籍IP集聚;台湾文创品牌TALES神话言首度发表“神话言IP智造平台”。
时下火热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科技也成为展会一大亮点,任我游科技等近10家科技企业,现场设置互动体验区。
【活动多元】
惠及民众生活
馆内宝贝众多,吸引大批市民,人气爆棚
海峡两岸文博会在着力提升展会专业性与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可看性、体验感和参与度也大大增强。
人气爆棚的台湾文创购物节继续带来最具“台味”的购物盛宴,正宗台味伴手礼、经典艺术创意生活用品、台湾文创商品、手作品等大受欢迎。海上丝绸之路侨批珍品展200余封侨批、古船模引发民众找寻海丝沿线交通航运、金融往来、文化民俗的点滴记忆。世界手工艺广场精美的波斯挂毯、充满草原风情的非洲手鼓及图腾木雕、巧夺天工的中东铜铁器、原生态家居用品等数千件工艺精品,全方位展示了精湛的手作技艺。
【媒体聚焦】
立体多元传播
吸引101家海内外媒体,共617名记者报道展会盛况
本届文博会吸引了101家海内外媒体,共617名记者参与报道展会盛况,构筑出包括传统主流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在内的立体式传播格局。其中,新媒体正逐渐变成文博会报道中的一抹亮色。
央媒高度关注,多频次报道。中央电视台先后派出三批记者现场采访,一套《新闻联播》、四套《中国新闻》共5次播报展会新闻。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对展会进行了现场报道;作为国家对外宣传的权威纸媒渠道——《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门以一个整版介绍文博会。此外,行业类媒体《第一财经》《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也都进行了报道。
港台媒体参与度大幅提升。台湾《联合报》《旺报》《中时电子报》等9家媒体,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等3家媒体共22名记者来到现场,其中,《旺报》《台湾导报》连续四天进行专版专题报道。福建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力度空前,报道形式更加生动鲜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