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叶鹏)10岁的朱宇航是文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如今,他放学后多了个好去处——安兜图书馆,在那里写作业、看书、当小志愿者。
在图书馆的“小志愿者英雄榜”上,他经常名列前茅,这半个月来几乎每天都去帮忙整理图书、维持秩序。“我喜欢这里,可以认识很多朋友,还可以一起写作业,还有很多我喜欢看的书。”
发现“痛点” 图书馆成孩子乐园
在安兜社,有8万多外来务工人员,以及1万多外来工子女,这些孩子分布在周边的5所小学和20多所幼儿园里,其中三四岁的孩子非常多,很多放学后处于“放羊”状态。用一个当下的流行语来形容,这是一个让打工家长们和这个社会无法直视的“痛点”。幸运的是,志愿者们注意到了这一切。
如今,180平方米的安兜图书馆,这个安兜社唯一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家和乐园。每天放学后,都会有很多孩子跑到安兜图书馆,挤在乒乓球桌旁,一起看书,一起写作业。他们大都是住在安兜社的外来工子女。
在安兜图书馆里,有几千本爱心人士捐赠的书籍,现代小说、世界名著、工具书、中小学生读物……各类书籍整齐地摆放在志愿者们用木板钉成的简易书架里。墙上贴着孩子们写的便利贴,上面写满了祝福语:“希望小朋友们能一起读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来这里,读书、交朋友,开开心心,轻松长知识”。
“做公益不是为了做公益而做公益,我们希望通过公益的行为帮助到一些人,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使得他们的人生和命运能够得到改变,这也是我们将公益项目放到城中村里的原因。”鸟巢计划发起人之一、厦门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代理执行长丁勇说。
鸟巢计划 为乐园筹集资金
厦门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是上个月开始接手安兜图书馆这个项目的。此前,运营管理它的是“厦门日新社会服务中心”。
丁勇是鸟巢计划发起人之一。鸟巢计划,是致力于以倡导、推动全民阅读、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开放式民间公益计划。
对于城中村,丁勇早有观察和思考。教育文化氛围的缺乏和一些父母教育意识上的缺乏,让志愿者们深感担忧。“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一场“莫兰蒂”台风,让安兜图书馆一片狼藉。丁勇拿着他“化缘”得来的近3万元钱,重整了图书馆。“这些钱让图书馆维持大半年没问题,但还是面临资金紧缺。”他说,图书馆租用的是一楼的民房,每月房租2800元,加上其他维护费用,单单场地的年支出就需要四五万元。
打好底子 在城中村搭教育平台
“这个世界锦上添花的事情太多了,但更需要有人来做雪中送炭的事。”为了给城中村的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环境,丁勇找了设计师朋友庄景敏,让她帮忙重整图书馆。没想到,鸟巢计划触动了庄景敏,上周二她毅然地辞了设计师的工作,转而成为全职的公益人,挑起了安兜图书馆馆长的担子。
前阵子,安兜图书馆发起了志愿者招募,短短几天,就有近百人加入。深度志愿者是目前他们迫切需要的,能够陪小孩子阅书谈心,策划活动游戏。以图书馆为载体,成为社区的文化教育平台。
在丁勇看来,他们现在做的是“打底子”的事情。扎根于城中村,以图书馆为支点,让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得到更好的文化滋养,为他们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
互相影响 播撒爱与智慧
在安兜一家超市上班的黄秀英和王琴,是图书馆的志愿者。下班后,她们经常抽时间到馆里帮忙打扫卫生。她们告诉导报记者:“这些孩子的爸妈都得晚上八九点才下班,如果没有这个图书馆,孩子们在外面乱跑很危险。这里是个好去处。”
为了影响到城中村的父母们,丁勇也没少动脑筋。他为此还建了一个安兜好爸爸好妈妈群,只要有爸爸妈妈带孩子来看书,他就把照片发到群里,希望给别的爸爸妈妈一些感触。他也鼓励小朋友们把书借回家,影响自己的父母。“以小带大,以个体带群体,从点点滴滴做起。”他说,“决定这个城市最终命运的,是整体人的素质。厦门有大量的打工人群,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缺少文化的环境里,他们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会形成阶层固化。”
“去播撒更多爱与智慧的种子”,这也是“丁勇们”的希望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