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发生美丽蝶变。(本报记者王火炎摄)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着力共谋共建共管共享,让城市更美丽。(本报记者王协云摄) 【深度解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厦门实践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成果 下周一,“2016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将在厦门举办,厦门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作为中国主会场举办“世界城市日”活动的城市。今年8月份曾来厦实地参观考察的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张振山,曾高度赞赏了我市的规划建设思路,称厦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与联合国人居署所倡导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十分契合,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种典型发展模式。 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厦门有什么独到的经验成果呢?本报今日也带您一览。 全国率先厦门蓝本 保障性住房建设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坚持住房保障就是保障民生的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住宅市场化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式逐步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截至目前,市本级已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共60851套,其中已竣工交付38024套,实际配租配售35309户,在建华铃花园二期等8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共12827套,还有洋唐居住区三期等2个项目约10000套正在规划建设。在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中,厦门还积极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和海绵城市要求。 生态治理提升环境 小流域综合治理 2014年底以来,我市以小流域为载体,集合人力、物力和财力,统筹协调,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探索实践“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机制和路径。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攻坚战首战告捷,成为践行“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发展目标的实践平台,为美丽厦门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 社区治理 厦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指引下,以“共同缔造”为手段,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着力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实现让发展惠及群众、让参与铸就和谐、让城市更加美丽。从房前屋后做起,以社区治理为抓手,改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和配套,推动完整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有序的空间和宜居的环境,推进社会转型。 城乡统筹多元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 发展绿色乡村,促进城乡交融发展,厦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等不同项目有机结合,串点连线成片,实现片区整体提升。同时,统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让海沧院前社、翔安香山岩、同安金光湖等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新去处。今年,全市拟在60个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3个美丽乡村景观带。计划到2016年底,在全市累计开展180个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创建18个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8条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观带。 改善人居共享发展 老旧小区改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厦门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较为陈旧,配套设施不足,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如何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有机更新社区环境与传承人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厦门市委市政府对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开展改造工作,期望通过政府、社会各界、居民等多方力量,改善这些老旧小区的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让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城市的每个角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论坛内容一览】 厦门市绿色建筑 与建筑节能高峰论坛 本次高峰论坛,将聚焦建筑的绿色运营和绿色化改造,以建筑的绿色性能实效为目标,分析探讨绿色建筑投入使用后的绿色性能表现实况和建筑绿色化改造的主要实现途径、技术及效果评估。通过论坛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帮助我市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绿色建筑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认清我国绿色建筑运营情况,增长绿色建筑知识,提升自身技术业务水平,最终促进我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论坛拟邀请住建部专家探讨从绿色到健康的环境干预经验,拟邀请科研单位学者交流探讨绿色建筑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各类绿色技术的运行情况和性能表现,拟邀请兄弟省市专家介绍分享当地绿色建筑绿色运营情况和经验,拟邀请本地专家介绍分享我市建筑绿色运营的基本情况及对绿色化改造的思考。 |
相关阅读:
- [ 08-25]厦门明将拍卖6宗居住用地 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
- [ 08-10]厦门12月起发放居住证 提醒:不要让暂住证断档
- [ 08-05]厦门本月底将出让6宗居住用地
- [ 07-15]厦门3年内拟出让57宗居住用地 布局上进一步向岛外倾斜
- [ 07-15]厦门居住用地出让进“快车道” 拟3年出让57宗地
- [ 07-14]未来3年厦门计划出让居住用地57宗 比近五年高出3成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