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诗人库普里扬诺夫
参加论坛的中外诗人
东南网10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这是一场思想、观念碰撞的“风暴”。昨日上午,在美丽的琴岛,18位中外著名诗人,以“个人写作与外来文化影响”为主题,展开热烈的探讨。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地的诗人总是会不断受到外来文学的影响,也正是这样的启发,拓展了诗人视野的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诗人都既是本土的,又是域外的。
英国诗人写出“易经”诗集
俄罗斯诗人库普里扬诺夫说,他学习过几门外语,曾以诗人的身份走过许多国家和地方,受过很多伟大诗人的启发。
库普里扬诺夫在学生时代,就写下了关于中国的诗歌,因为他的老师是汉学家,虽然他未曾到过中国。后来,很多国家的诗人,都觉得他是自己国家的诗人。有人甚至评他的创作,“已经从地球的维度延伸到广阔的宇宙空间”。
光听“李道”这个名,还以为他是一位中国人。其实,他是地道的英国诗人。他会十几种外语,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第一个用《易经》创作诗集的诗人。他的最新作品《易》正是植根于中国《易经》。
李道认为,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世界上所有的文化、文学和诗学传统,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开放的,都可以获取并且可以利用的,好比他研究中国《易经》。“所以当今诗歌时代,不可分割也无可避免地会是跨文化、多文化和国际性的,我把这个称之为‘想象国家’的。”
在图书馆打工接触各种文化
台湾诗人方群谈到“外来文化影响”时,从自身说起。很多年前方群在图书馆打工,长期接触到各种刊物,才开始学着写作。他认为:“更多的文化刺激,尤其是外来文化,会更加拓展个人的写作视野。”
当然,外来文化也不排除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可能。香港诗人廖伟棠说:“诗人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理,就是能公正地对待那些涌向你的诗歌和事物。”
湖南籍诗人李少君被称为“自然诗人”,他所提出的诗歌“草根”已成为二十一世纪诗歌的关键词。他说:“我的自然观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古典的影响,二是西方现代生态主义思潮。”他的写作,就是从中西方两种自然思想和观念中,根据个人的体会,寻找自己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