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启动仪式昨在厦大囊萤楼前举行
厦门日报讯 (记者 郭睿)厦大囊萤楼,这个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昨天上午见证了厦门红色文化的又一次重要传承。在这里举行的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启动暨“红色基因我们传承”主题纪念活动,标示着厦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展馆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在活动现场揭牌。
昨天进行的不单是一场仪式,厦大学子还通过一场“红色基因我们传承”主题演讲会,表达了年轻一辈对红色文化的切身理解,以实际行动让红色精神在校园传递,濡染青年学生群体。随着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的进一步实施,红色基因的传承将越来越深入地助力厦门城市发展,凝聚起推动厦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强大精神力量。
【点击】
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
保护传承工程: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基地
研究整理工程:推出一批红色文化研究成果
弘扬传播工程:打造一批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文艺创作工程:创作一批优秀红色文化精品
旅游开发工程:推出一批红色文化旅游产品
【声音】
为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注重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今年来,厦门制定出台了《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保护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深入实施厦门红色文化建设“五大工程”,从而凝聚起推动厦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强大精神力量。厦大具有优良的革命历史传统,拥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红色资源,希望通过共建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展馆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发掘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让更多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向阳
打造红色文化建设新地标
大学是传知育人的沃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历史文化展馆作为厦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讲述办学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展馆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是对厦门大学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发挥文化场馆育人作用的鼓励鞭策。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优化提升传统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的爱国教育功能,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让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展馆群成为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新地标。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林东伟
【部分学生演讲摘录】
危难之际见信仰
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主题为“重走长征路、坚定跟党走、共筑中国梦”的“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遵义重温革命岁月。危难之际见信仰,九天的红色之旅使我们深受震撼。息烽集中营中软硬兼施的手段没能摧毁革命先烈的信仰,娄山关的崇山峻岭也没能挡住红军战士前进的脚步。“红色基因”,是每一位青年学子的身份与信仰的双重认同。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学生陈金旭
红色基因永不消失
我从小在中国香港长大,对革命历史知识的了解有所局限。今年暑期,我们学院13名港澳台学生组建实践队前往井冈山革命老区,第一次正面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井冈山精神的源泉有了茅塞顿开之感。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红色基因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从来都是一致的,我们永远都是感同身受的一家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学生黄祉馨
红色故事就在身边
我爷爷曾告诉我,高祖父很年轻就随张鼎丞先生参加金砂暴动。今年暑假,由于参加“青年新闻人重走长征路”大型联合采访活动,我在永定民政局找到了化名为吴珍的高祖父的简历:1900年出生,1927年参加红军,1937年牺牲。当爷爷听说高祖父为在册烈士时,十分激动,在老人家眼里这是对自己家族先人莫大的认可,是整个家族的荣耀。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红色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红色基因需要我们的传承。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吴筱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