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化教育 > 正文

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启动仪式昨在厦大举行

2016-10-17 07:56:41郭睿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启动仪式昨在厦大囊萤楼前举行

厦门日报讯 (记者 郭睿)厦大囊萤楼,这个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昨天上午见证了厦门红色文化的又一次重要传承。在这里举行的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启动暨“红色基因我们传承”主题纪念活动,标示着厦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展馆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在活动现场揭牌。

昨天进行的不单是一场仪式,厦大学子还通过一场“红色基因我们传承”主题演讲会,表达了年轻一辈对红色文化的切身理解,以实际行动让红色精神在校园传递,濡染青年学生群体。随着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的进一步实施,红色基因的传承将越来越深入地助力厦门城市发展,凝聚起推动厦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强大精神力量。

【点击】

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

保护传承工程: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基地

研究整理工程:推出一批红色文化研究成果

弘扬传播工程:打造一批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文艺创作工程:创作一批优秀红色文化精品

旅游开发工程:推出一批红色文化旅游产品

【声音】

为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注重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今年来,厦门制定出台了《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保护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深入实施厦门红色文化建设“五大工程”,从而凝聚起推动厦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强大精神力量。厦大具有优良的革命历史传统,拥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红色资源,希望通过共建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展馆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发掘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让更多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向阳

打造红色文化建设新地标

大学是传知育人的沃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历史文化展馆作为厦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讲述办学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展馆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是对厦门大学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发挥文化场馆育人作用的鼓励鞭策。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优化提升传统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的爱国教育功能,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让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展馆群成为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新地标。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林东伟

【部分学生演讲摘录】

危难之际见信仰

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主题为“重走长征路、坚定跟党走、共筑中国梦”的“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遵义重温革命岁月。危难之际见信仰,九天的红色之旅使我们深受震撼。息烽集中营中软硬兼施的手段没能摧毁革命先烈的信仰,娄山关的崇山峻岭也没能挡住红军战士前进的脚步。“红色基因”,是每一位青年学子的身份与信仰的双重认同。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学生陈金旭

红色基因永不消失

我从小在中国香港长大,对革命历史知识的了解有所局限。今年暑期,我们学院13名港澳台学生组建实践队前往井冈山革命老区,第一次正面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井冈山精神的源泉有了茅塞顿开之感。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红色基因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从来都是一致的,我们永远都是感同身受的一家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学生黄祉馨

红色故事就在身边

我爷爷曾告诉我,高祖父很年轻就随张鼎丞先生参加金砂暴动。今年暑假,由于参加“青年新闻人重走长征路”大型联合采访活动,我在永定民政局找到了化名为吴珍的高祖父的简历:1900年出生,1927年参加红军,1937年牺牲。当爷爷听说高祖父为在册烈士时,十分激动,在老人家眼里这是对自己家族先人莫大的认可,是整个家族的荣耀。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红色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红色基因需要我们的传承。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吴筱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