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厦门记者高楼实验高空“炸弹” 小动作可能酿大祸

2016-10-16 08: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提醒:台风天气里,切忌在阳台摆放小物件;居住高层的居民,切忌高空抛物,因为一个小小的不经意动作,有可能酿成惨祸。虽然有法可依,但由于高空抛物比较隐蔽,很难抓到现行,受害人维权索取赔偿并非易事。

  1.从5楼抛下的苹果

  2.从15楼抛下的苹果

  3.从25楼抛下的苹果

  ▲从15楼抛下的矿泉水瓶

  ▲从25楼抛下的矿泉水瓶

东南网10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崔晓旭/文沈威/图)烟头、香蕉皮、矿泉水,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有时也会成为“炸弹”。

是的,比如从20多层的高楼坠下。

上个月的台风“莫兰蒂”,让厦门满目疮痍,不少人阳台上的小物件,成了给别人造成伤害的“凶器”,和高空抛物一样,它们也是“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高空抛物到底有多危险?近日,导报记者进行了一组实验,揭秘“高空炸弹”的恐怖。

实验器材

500毫升装矿泉水数瓶,完整的新鲜苹果数个

实验地点

岛内某高层住宅小区

实验说明

把矿泉水和苹果,分别从5楼、15楼和25楼自然抛出撞击水泥地面。为了保证实验过程中不出现任何意外,实验选在无人经过和车辆停放的楼宇间空地进行,同时由小区保安和导报记者在外巡逻查看,确保参与人员及小区居民安全。

实验经过

25楼抛下,苹果成渣

实验一

抛物:矿泉水、苹果分别从5楼抛出

实验结果:矿泉水瓶落地时发出“嘭”一声巨响,水泥地面上出现大量水渍,瓶底出现两处不规则爆裂并渗水。接触地面瞬间,苹果裂开成一个大块和很多小块,但还能拼在一起成形。

实验二

抛物:矿泉水、苹果分别从15楼抛出

实验结果:矿泉水瓶接触水泥地面,瞬间爆裂,瓶底破损,水花四溅。苹果则被摔成了稀巴烂,只有较大的一块还完好,其他果肉和果汁均被溅至较远地方。

实验三

抛物:矿泉水、苹果分别从25楼抛出

实验结果:砸在水泥地面时,矿泉水直接爆裂,瓶身四裂,瓶盖也有破损,水花四处喷溅。苹果在落地一瞬间,已经碎成了苹果泥。

实验结论 冲击力会超出你想象

高空坠下的物体,即便重量不大,威力也不可小觑。

以高中物理中的力学计算,假设该小区层高3米,东西从接触地面到速度变为0的时间为0.1秒。那么,一瓶500毫升矿泉水从3楼自由落下,其冲击力换算成重量约12.5公斤,也就是约为本身重量的25倍;若从6楼自由坠落,冲击力换算成重量约19公斤,是本身重量的38倍。

楼层越高,力量越大,如果再加上人为施力,从接触地面到速度变为0的时间更短等因素,冲击力会超出想象。

提醒:台风天气里,切忌在阳台摆放小物件;居住高层的居民,切忌高空抛物,因为一个小小的不经意动作,有可能酿成惨祸。

律师观点 高空抛物或追究刑责

除了台风天的意外,日常生活中,部分高层居民也会时不时高空抛物。对此,律师给出如下分析。

高空抛物造成财物受损或人身伤害时,在找到肇事者的前提下,如果伤者伤情严重,会以“过失伤害罪”对肇事者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伤势不重,一般会协商解决纠纷。

不过,虽然有法可依,但由于高空抛物比较隐蔽,很难抓到现行,受害人维权索取赔偿并非易事。

律师表示,依据《侵权责任法》有关规定,无法找到肇事者时,所有小区居民均要承担连带责任。除非住户可以证明自己没有实施这种行为,才能免责。不仅如此,按我国民法规定,若造成高度危险状态,也将被起诉。比如,住户放置窗口的花盆没有固定,随时可能坠落,别人看到就可以起诉,责令整改。

律师还认为,虽然法律对高空抛物有制约,可大多数情况下,实施起来麻烦也有难度,很多人选择自认倒霉,这也在无形中“纵容”了这种不文明行为。只有居民都能够做到人人自律,那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高空抛物。

典型案例

烟灰缸案:2000年5月10日夜,重庆郝某路过一座高层居民住宅楼时,一只从天而降的烟灰缸将其当场砸昏。

判决结果:一审法院判决24户居民中的22户共同分担16万余元的赔偿责任。

玻璃案:2006年5月31日晚,深圳向南小学学生小宇经过一幢高层居民楼时,被掉下的方形玻璃砸死。小宇的父母遂将该楼二层以上73家住户及物业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70多万元。

判决结果:一审法院认为,没有证据证明73家居民有过错行为,但物业公司有管理疏忽行为,因此判决物业公司承担30%的赔偿责任,73家居民不承担赔偿责任。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