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水货”打交道 第一次她就狂吐不止 10日下午,飘着小雨。 一辆女式摩托,在坑洼的土路上扭着S形。 车在鱼塘边停下,陈大姐脱下雨衣,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多数农妇一样,她皮肤黝黑、穿着朴素。 停好车,她钻进了一个铁皮屋,捣腾着饲料。 没多久,她又出了铁皮屋,一个箭步,跨上了一艘船。在船上,她站得很稳,抓起水瓢,奋力泼洒“肥水”。 “别看我这一步就跨上船,20多年前,我可没少吃苦头。”她说。 20多年前,陈大姐从集美田头村嫁到了浦林村。“田头村在山里,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养鱼,不懂水性,嫁过来之前,我从来没坐过船。” 她说,嫁到浦林村之前,她一直跟“山货”打交道。到了浦林村,她才开始跟“水货”打交道,“因为,我丈夫是养鱼的,那时家里很穷,除了养鱼,也没事干”。 陈大姐记得,1993年她开始养鱼。第一次跟着丈夫到鱼塘,因为要坐船,她在船上狂吐不止。“每次坐船都会吐,吐得很可怕。”她说,“但是,必须坚持,家里老小还指望着鱼塘吃饭。” 数月的坚持,陈玉琴说,她瘦了一大圈,终于克服了晕船。 在陈大姐看来,晕船还是其次。“刚开始养鱼,有一次,我为了省电,把池塘里的氧气关小了,结果,造成很多鱼儿缺氧死亡,这才是糗大了。”她说。 自学成才 “门外汉”成了“鱼专家” “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晕船。”她说,“其它的,也没印象,一路走来,挺顺利。” 不过,在这顺利的背后,也跟陈玉琴肯学敢拼有关。在浦林村的鱼塘上,一度是清一色的男人,陈玉琴的到来让鱼塘上有了一道亮丽风景。 “我是村里第一个开始上船去养鱼育苗的女人。”她说,“养鱼也不是什么难事,女人同样干得了。” 为了尽快摸清养鱼的门道,刚开始养鱼时,陈玉琴会找个本子,把每天的心得体会都记下来。“养鱼也是挺讲究的,比如这下雨天,水里的pH值会变化,这与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时候就必须非常注意水质的变化。”她说,每次下大雨,她都会时时监测水池pH值。“这些都是来自自己的实践,想把鱼儿养得更精致一点,我还得向更多人学习。”她说,1999年,她在福建省农函大水产养殖专业学习。 “学习一个礼拜左右,但是,机会难得,我很用功,最后,拿了个优秀学员的称号。”她说,“事实上,我才初中文化,文化水平低。” 在不断的自学当中,陈玉琴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鱼专家”。现在,邻居的鱼塘鱼儿生病,都会请陈玉琴去“把脉”。她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条2厘米的小鱼苗,我一眼就能看出雌雄”。 |
相关阅读:
- [ 10-13]罗江街道:电商助力计生家庭致富
- [ 10-13]罗源飞竹推“稻田养鱼”:新型生态水产带农民致富
- [ 10-12]楮坪乡计生协会:用心服务 铺就一条致富路
- [ 10-10]杨书春:身残家贫志愈坚 只手托起致富梦
- [ 10-10]清流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 帮助贫困群众踏上致富路
- [ 10-08]“幸福工程”促奔“致富鹿”
- [ 10-08]产业脱贫落实处 抱团发展能致富
- [ 10-02]追寻红军足迹 寻访硝沟村致富带头人马占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