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词坛泰斗”庄奴昨逝世:捧红了邓丽君 还曾为厦门写歌

2016-10-12 09:33  年月 郑晓东 姚凡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庄奴(左)欣然看《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年月 图/记者 郑晓东姚凡)昨晨,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在重庆去世。这位常被誉为“与时间赛跑的老人”,在95岁时跑进了天堂。送他走的是小他23岁的第二任妻子、重庆女子邹麟。“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里不可离开的手杖……”庄奴人生中专门为一名女子赋歌赞美的对象就是她。而今,已升天堂的庄奴还需要手杖吗?爱他的人们祈祷他从此病痛全无但词作不断。尽管他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歌曲,但听众的耳朵还是不满足。

世纪词人驾鹤西去,留给两岸歌迷无限追忆。庄奴有生之年,与厦门、与厦门日报结缘甚深,特别是在去世前的十几年里,数次流连忘返于美丽鹭岛,并在本报读者节上与读者互动甚欢;也曾情之所至为厦门创作了《一个月亮》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其晚年作品多次授权厦门日报独家首发。

庄奴走了,但甜蜜蜜的回忆还在继续。

厦门是庄奴晚年创作的丰收田

“我把月光当纸,把情感写在了纸上”

11年前,2005年的中秋夜。电瓶车载着这位曾创作了3000多首歌曲的老人行进在鼓浪屿的黄昏小巷中。他遥望海面,对陪伴一旁的本报记者说:“人生难得几回醉,你看,月亮还没上来,我却先醉了!”老人曾于2003年秋天第一次来过鼓浪屿,但那时只是匆匆而过,像这样趁着夜色来到海上花园还是第一次。

月色里,庄奴突然有点黯然,他想起了邓丽君。“她一直想回大陆为歌迷演唱,可惜一直没能如愿……”

“我把月光当纸,把情感写在了纸上。”神伤之余,庄奴对着本报记者朗诵起一首新歌词,“厦门一个月亮,金门一个月亮,两地举首遥望,同是一个月亮……”

《一个月亮》这首歌,就这样诞生在了鼓浪屿上。厦门是庄奴晚年创作的丰收田,一景一物一人,都可能是他创作的源泉,比如,他曾把刘丽的故事写成歌词《中国最美的洗脚妹》。连写外地的词也是在厦门时灵感突发、喷薄而出的。2006年底,他应邀前往漳州参加花博会,途经厦门,下榻位于轮渡的厦成花园,那晚,他为花博会题词:两岸花会人赛花,花开似锦花傲人。

昨日,曾于11年前站在码头迎接庄奴夫妇登上鼓浪屿的厦门人叶先生,听到庄奴去世的消息,有些伤感,他还记得,那个中秋夜,庄奴在月光里对他说:“给我留张办公桌吧,我想到这儿来办公。”

两次参加本报读者节 与粉丝互动

“厦门日报,文美图美海燕美!”

  庄奴在读者节上与本报记者亲切交谈。

  庄奴来到读者节,本报记者陪伴。

庄奴与读者节结缘于2003年。当年的10月18日下午,身着深蓝色唐装和浅蓝色牛仔裤的庄奴出现在读者节上,当有读者知道面前的老先生就是《何日君再来》、《甜蜜蜜》的词作者时,有些不相信,又赶紧掏出本子和笔,请庄奴题词、签名留念。昨日,曾于13年前陪同庄奴前来读者节的杨曦冬忆起当年的情景,他说:“那天,老师非常高兴、精神焕发。”杨曦冬是庄奴的学生兼经纪人。

2006年10月,庄奴又一次来到读者节。这一次,他早早就到,参加的时间更长,所见到的热闹情景超过了他上次来的见闻,“老师绕了全场,在很多摊位驻足,觉得读者节办得很有趣味!”第二次陪他到读者节的杨曦冬还记得老师频频竖起大拇指。当然,比起三年前,庄奴被更快地认出来,也更多地签名、题词,但他不厌其烦。杨曦冬说,2005年和2006年,庄奴都曾长时间居住厦门,读者也从厦门日报上更多地了解了他。

这期间,庄奴多次把他创作的歌词,如《问明月》、《一个月亮》等授权厦门日报独家首发。2006年11月的一天,当从台北飞抵厦门,在机场看到厦门日报文学副刊“海燕”,庄奴便用微颤的手捧起报纸,赞叹道:“文美、图美、海燕美!”

生在北京去了台湾 归根重庆

“《还乡》比《小城故事》还好!”

昨晨6时,庄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去世。一直陪伴照顾他的老伴邹麟感到有些突然,“本想过两天拔管后回家。”庄奴曾在20多年前中风,在邹麟的悉心照料下,完全康复;但去年摔了一跤,又因今年1月份回台湾,往返两岸,较为奔波,身体愈发虚弱,后来,又患脑萎缩,听力已基本丧失,去世前已陷入昏迷。“但没想到会走得这么快!”常常如照顾孩子一般照顾庄奴二十多年的邹麟一时接受不了,“不过,所幸如他所愿,叶落归根。”

庄奴出生于北京,1949年去了台湾,但叶落归根是他几十年不变的心愿。他的许多歌曲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仅2006年,他除了创作《问明月》外,还有《月光柬》、《回家团圆》和《还乡》。他曾对本报记者说:“其中我最满意的是《还乡》,这首歌取材于贺知章的诗歌,情真意切。我甚至觉得它比《小城故事》还好!”

“少小离家老大回……”多年前,庄奴曾在厦门哼唱这首歌。而今,人走,歌在。

【往事】

经纪人杨曦冬:庄奴在厦有两个第一次

记者黄小芳

知名音乐策划人、庄奴的经纪人杨曦冬昨日在香港通过电话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杨曦冬这样形容庄奴:一手好词传千古,两袖清风寄往生。

多次来厦门采风创作

杨曦冬回忆,2003年,庄奴来厦门采风,见鼓浪石一块岩石上竟然长着一棵树,被树木的顽强所震撼,创作《鼓浪石上一棵树》。

2005年,又到中秋,庄奴参加完央视中秋晚会的录制,从北京飞厦门,想到一水之隔的金门,有感而发,写下了后来流传于海峡两岸的《两个门儿门对门》:“福建有个门,门儿叫厦门,台湾有个门,门儿叫金门,福建台湾一水隔,两个门儿门对门。”

2010年厦门举办“十亿个掌声——永远的邓丽君金曲音乐会”,庄奴饱含对厦门的深情,创作了《厦门海上乐园》。

庄奴在厦门,还有两个“第一次”。杨曦冬说,2005年中秋,庄奴在鼓浪屿,第一次博了饼,特别开心,哪怕只得了个一秀,也开怀大笑;次年,庄奴带着作品《问明月》和《还乡》来厦门环岛路、坂头水库等地取景拍摄MV,又第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出了镜。

在厦“拜师学艺”传佳话

庄奴谦逊,不拿大。杨曦冬说,庄奴晚年给他打电话时,还称“咱哥俩”。

这一点,本报记者蓝碧霞也记忆深刻。庄奴91岁那年到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参观琴坊,虚心向琴师请教古琴知识,并在琴师指点下拨弄琴弦。完了,庄奴跟小他60岁的“80后”琴师说,今天你教了我这么多,你也是我的老师了,还合掌作揖感谢——庄奴厦门“拜师学艺”,遂成佳话。

【印象】

世纪词人快乐顽童

记者年月

  本报记者年月(左)采访庄奴(中)。

庄奴先生,本名王景羲,为何又取名庄奴呢?

有一次,在漳州长泰的乡村里,我们把餐桌抬到露台,吃起农家菜。吃着吃着,庄奴先生突然抬起头,仰望长空,心满意足地发出一声感叹:“我们吃的是天地大餐啊!”这一天,他告诉我们“庄奴”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当农夫,只想长年累月耕好一亩三分地。”

我前后采访报道庄奴先生5次,而事实上,我与他的相识,还在我当记者之前,因为文字而结缘于我的家乡龙海的石码镇。13年前的那个晚上,我们把老先生安排在当地最好的一家宾馆的最好的房间,当听说“这个房间省长住过”,他便答:“可我连村长也没当过,太浪费了,太浪费了。”

13年来,我和先生一起走过许多田埂,一起尝过许多美食,一起听过许多歌曲,一起读过许多文章。有个中秋节,我们一起在鼓浪屿吃晚餐,他见到土笋冻和面线糊,便说:“早知道,我就不在飞机上吃了。”这句话他说得惋惜无比,而且连说三遍,像个贪吃的孩子。

我见过他歌,见过他笑,也见过他哭,但唯独不曾见他怒。他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内心感到平和的人。而他随时随地可能脱口而出的诗词,又常常令我惊叹,有时候,他轻描淡写讲出的一句话,在我听来,却是可咀嚼可回味的。我们一起听他的学生秋玲唱歌,“秋玲一唱歌,就有男士拿相机照她。先生们,歌是我写的,你们怎么不照我呢?”这类简单而有味道的话,我时时听到,受益无穷。

常有人疑惑,邓丽君唱的大部分歌都是庄奴先生写的,为什么他俩只见一面?我也曾无知地问他这个问题,他答:“我不可能去跟歌星见面,如果总是与他们见面,我就不可能写出3000多首歌。庄奴没有架子,但庄奴没有时间。”

写了这么多歌,庄奴生前在台湾依然只是租房住,“人人以为我是大富翁,其实我只是个穷光蛋。但写歌,快乐无比!”庄奴笑呵呵地说。

【人物】

作品超3000首

邓丽君经典作品 多出自庄奴之手

庄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于北京。1949年到台湾后,庄奴先在报社做记者和编辑,闲暇时写的《绿岛小夜曲》一夜成名,他开始正式写歌。

《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垄上行》、《踏浪》、《风从哪里来》、《冬天里的一把火》……庄奴创作了不同风格的歌词3000多首。邓丽君大半的经典作品都出自庄奴之手。 1992年,庄奴与重庆居民邹麟结婚,经常往返两岸。(据新华社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