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在红军医院前了解历史情况
王大河的四舅廖逢祥回忆往事百感交集
廖逢祥手捧着老同志纪念章,他曾经是一名游击队员
红军医院中留下的标语和漫画
【记者手记】
你好,苏区乌克兰
厦门日报讯 (记者 黄小芳)宁化之行近三天,大半时间,我们的采访车都在田间小道上穿梭。窗外,大片大片黄灿灿、绿油油的稻田两相交错,丰收的季节又要到了。
可以想象,80多年前,这里为什么会被称为“苏区乌克兰”。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粮仓之一,开垦荒地6200亩、油菜籽产量1.9万斤、捐粮14万担……恍惚之间,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喊着口号、收割稻谷,支援红军的场景。
借由特邀讲述人的穿针引线和宁化县委报道组罗旺水、俞祥波的帮助,每一个微小人物的命运,让历史的宏大叙事变得真实可感。
站在曹盛福空墓前,曹祥敏怀念他的祖辈父辈。站在母校旁,曹耀尹为乱坟冢拔去杂草。回程后,王大河想了一夜,凌晨发来信息:他最难忘的一刻,是表兄回忆祖母时,突然涌出的泪水。
宁化作为“红军大本营”“诞生红军的故乡”,曾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口参加革命,参加革命的人中,牺牲的人超过一半。而在那牺牲的人里,又有一半无名无姓,其中包括曹耀尹带领我们寻访的炸开把门石后摔下深谷的小号手。
回程路上,车子意外抛锚。站在隧道之间的高速路旁,群山连绵,脑海里尽是当年宁化人扩红支前,浴血湘江,徒步长征的画面,仿佛天意让我们停下脚步,再次回望那一片红色土壤: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多么需要一次次地重返和记录。
一个红色家庭 两个哥哥先后牺牲,弟弟参加游击队
1933年7月19日清晨,东方军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滕代远指挥部队,把两个装满土硝的棺材炮放入地道尽头。几秒过后,一声轰天巨响,宁化泉上土堡被炸开一个缺口。攻击部队从缺口冲入土堡,一阵白刃战,将守敌歼灭。在飞弹炮火中,东方军攻克了宁化泉上土堡,赤化了宁化全县,闽西闽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
东方军东征福建首战告捷。几天后,淮土镇水东村的廖家,听到有人在敲门。打开门一看,19岁的廖逢攸鲜血直流,手里紧紧攒着一条白布,上面留有部队证明他伤重的笔迹——他在泉上土堡战役中负伤,却一直坚持到战役胜利,由于伤势严重,他被战友护送回家,但长达90公里的归家路加重了伤情,手中的白布,是他没有临阵脱逃的证明。
病榻上的哥哥伤势恶化,不久后去世。家中老三廖逢发心向革命,也想要参军。母亲眉头紧锁,眼泪直流,却还是颤抖着,将廖逢发送出家门。老四廖逢祥,当年只有11岁——他是特邀讲述人王大河的四舅。
跟着王大河,我们到了淮土镇他四舅的家中。此时的廖逢祥,已经94岁高龄。多数时候,他会笑着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记忆不行了。但他还隐约记得自己的两位哥哥,回忆起那个年代,也会突然口齿清晰地冒出一句“扩大铁的红军”——那是当年最为流行的一条红军标语。
廖逢发走后,廖母,也就是王大河的外祖母,经常念叨儿子,盼儿子归家。盼儿归家的外祖母,是王大河童年最深的记忆之一。对此,廖逢祥的儿子廖放明也印象深刻。“奶奶时常哭着说,老二走了,老三也没回来。”说到这里,这个黝黑的汉子,突然哽咽起来,不停地抹眼泪。好长一段时间,他再也讲不下去了。情绪稳定后,廖放明告诉我们,廖逢发16岁参加了红军,家人只知道,他随队前往江西开始长征。再后来,一家人盼回的,却是一张颁发于1959年的烈士证和一块“光荣之家”的木牌,“回来的人说,他死在一次战斗中,那一仗,淮土的人,都没了。”
廖家人猜测,廖逢发牺牲在湘江战役中。直至今日,湘江战役仍是宁化人心口上的伤疤。红军长征后,为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掩护主力红军渡过湘江,宁化子弟兵所在的红34师,与数十倍的敌人浴血奋战,直至全部壮烈牺牲,在革命史上写下悲壮而光辉的一笔。血染湘江,宁化县委宣传部主任科员罗旺水说,他曾到过湘江采访,当地还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随着王大河的脚步,我们找到一块钉在房檐上的“光荣之家”木牌。颁发于上世纪50年代的木牌,经过岁月冲刷,红漆尽落,但仔细辨认,还是能看出当年的字迹。王大河说,小时候,他曾不止一次指着木牌问外婆由来,外婆只是简单地说,舅舅参军去了,所以有了这个牌子。
19岁那年的王大河,也决定以舅舅们为榜样参军去。外婆是全家最支持他的人。王大河写下决心书,像当年舅舅们那样,义无反顾去参军,这一去就是21年。外婆去世的前一年,还收到他从军营中寄给她的穿着军装的相片。
离开淮土镇时,廖逢祥执意要将采访团一行送到门口。王大河握住四舅满是沧桑的手,久久不松开。就是这位老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加入了地下党组织,成为一名游击队员。
走出巷口,记者再回头看去,94岁的老人依然站在门前,身体虽瘦,却挺拔如松。
一个红军医院 简陋条件下救治红军战士
“病床不够,就拆下门板来”
狭窄的田间小道上只能容下一辆车行驶,每一次,迎面有车过来,采访车都得倒退让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两边的田地里。
我们,要去寻找一座民宅。之所以把这座民宅作为此次重返长征出发地宁化行的终点站,是因为这座民宅的“红色”身份:它曾是陈塘红军第四医院,1933年,原设于江西瑞金的红军第四医院随军进驻此地,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红军医院”。
不过,这个红军医院,找起来并不容易。即使有当地人带路,一行人还是错过了入口。幸亏一位农民、一位卡车司机指路,我们才找到隐蔽在石壁镇陈塘村大禾头自然村田垄中的红军医院旧址。
陈塘村党支部书记张超群告诉记者,80多年前,这栋老宅上下两层,到处都躺着伤员,人数超过200人,甚至连幽暗的走廊里,也布满了病床,“病床不够了,就拆下门板来。”
沿着木楼梯,爬上二楼,脚下的木板咯吱作响。张超群指着记者前脚刚走过的木板说,当年,从水茜、安远、明溪、上杭、长汀运来的红军伤员都聚集此地,战友们要抬着担架在这样的楼梯上来回数十次,护士们拿着纱布,提着马灯在这条走廊上跟死神争分夺秒。“伤势稍微轻一点的,就在二楼,一楼躺着的,都是重伤的战士。”张超群回忆,当地老人告诉他,一开始,村民会用松木打造棺材,安葬重伤牺牲的红军,但牺牲的红军越来越多,到了后面,只能三五个人一起抬出,挖个大坑,一起埋了。
随处可见当年的标语漫画
在这里,随处可见当年的标语、漫画。借着手电筒的微光,“努力洗澡,疥疮快好”的八字小标语让在场人笑出声来。一面墙上,依稀可见红军互相修剪指甲的场景。在墙角,石砖堆垒起简易的“澡池”——红军当年,就坐在这里冲澡。墙壁上的漫画,画的是红军手拿毛巾,坐在澡盆里洗澡的场景。
除了这些宣传与卫生、医疗有关的漫画、标语,还有不少标语表明,即使是环境如此简陋,即使身在病中,红军战士也不忘自身的使命。他们立志,“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消灭地主武装”;他们呼吁,“白军弟兄,你们都是工农出身,不要替军阀当炮灰。白军弟兄,你们都是一般穷人,不要拿枪打工农”;他们“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据了解,这里,有红军标语20多条,宣传与卫生、医疗有关的漫画13幅,是目前所发现的设施最齐全、保存最完整、标语最明显的红军战地医院旧址之一。
缺少医药,只能拔草药敷用
距离此处几百米远的一栋老屋,是当年的医院后勤部。
指着大厅一个长满青苔的碾槽,张超群说,当年,红军缺少医药,只能拔了当地的草药来,用碾槽碾碎了,敷用、食用。
药品保存在哪儿呢?
在碾槽的另一侧,一个幽暗的房间里,特邀讲述人王大河蹲了下来,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在开裂的地缝中,躺着几块简易木板。张超群告诉记者,木板之下是当年红军用以储藏草药的地窖。“当时草药就在这里存储,拆下来的纱布、棉团就拿到河边去清洗,拿回医院煮了后,继续用。”
【声音】
牢记革命历史为社会做贡献
特邀讲述人:
王大河
厦门市知识产权局原副巡视员。1975年在宁化应征入伍,转业后到厦门工作。
参加这次活动的最大感受,一是震撼。宁化人民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的牺牲。五位母舅就有三位参加革命,两位参加红军而牺牲。二是教育。通过这次寻访,进一步接受党和革命传统的教育。三是激励。作为红军的后代,更要牢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将有限生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