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工人在树木伤口处涂防腐杀菌剂石硫合剂。沈忠民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璐 通讯员 薛榕)“莫兰蒂”刚过,“鲇鱼”又赶着来报到。那些在“莫兰蒂”肆虐下幸存的树木,要如何“防御”鲇鱼的侵袭?
灾后为树木做“美容”
台风过后,经过4天的奋战,截至18日,市绿化管理中心管辖的岛内15条主干道的快车道、辅道已全线通车;19日起,市绿化管理中心的工作重点转向树木扶正保活。
这几天,大多数倒伏树木已被扶正,市民会好奇,养护工人们现在忙着干啥?他们用尽各种方法,为树木们进行“深层保湿SPA”,以让它们更好地成活。
“深层保湿SPA”,最重要的是进行浇水“沐浴”。“莫兰蒂”过后,天气变得晴朗干燥,这对在台风中根系受损的树木来说,可不是好事———根系受损,就如同人衰老的皮肤,很难吸收充足的水分;加上树的枝干、叶片的蒸腾作用,让树木比没受伤的时候更容易觉得“口渴”。市绿化管理中心每天都要为这些行道树浇水“解渴”,以保证它们能吸收足够的水分。
除了浇水,做个“锁水面膜”也是很有必要的。“锁水面膜”其实就是抗蒸腾剂,喷洒于全树,以抑制水分蒸发。
受伤的树木还需要上“修复精华”———养护工人在树木的枝干伤口处涂上防腐杀菌剂石硫合剂,形成保护膜,保护枝干截面,预防修剪后伤口感染;另外还需要施上生长调节剂,以补充养分。
市绿化管理中心质量管理科科长刘维刚介绍,在抢险中未及时做好的夯实培土、树木支撑工作,也需要再次维护,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多重防护抗“鲇鱼”
再过一天,台风“鲇鱼”就将进入福建境内。几乎是踩着“莫兰蒂”尾巴到来的“鲇鱼”,会不会对在“莫兰蒂”来袭时受创的树木产生影响?
“如果‘鲇鱼’风力减弱,为厦门带来的不是狂风,只是降水,那么它就是一条好‘鲇鱼’。”刘维刚打趣地比喻,“刚扶正的树木根系受损,天气干燥需要大量水分,洒水车等虽连日作业,但总有覆盖不全面的地方。‘鲇鱼’带来的降水,对树木来说是好事。”
当然,为了防范“鲇鱼”可能带来的大风,市绿化管理中心这几日仍旧不能松懈。抢险中没来得及修剪的干枝、垂挂电线的危险枝条都需要二次修剪,尤其是主干道人行道及公交车站旁的树木,都是重点修剪区域。
由于两个台风间隔期过短,大面积的加固工作没法全部开展,市绿化管理中心提醒市民,近期尽量不要在刚扶正的树木下活动,因为“鲇鱼”有可能造成枝干的二次折断坠落。为此,市绿化管理中心也在厦门主要路段设置了两百多块提醒牌,警示市民注意安全。
此外,台风过后留下部分来不及清理的枯枝败叶,也是市民要重点防范的东西。雨水过后天气转晴,这些枯枝败叶很容易被点燃,可能会引发火灾。“市民尽可能不要在一旁使用明火或者停车,以免引发火灾”。
【相关新闻】
一棵被“莫兰蒂”吹倒的“树坚强”的临终自白:
希望“后辈”们有能扎根的“家”
“树坚强”倒地后,树根连土一起离地。陈璐摄
听说,在“莫兰蒂”中受伤的不少树木兄弟姐妹,已开始发出新芽了。作为一棵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树,我很欣慰,也希望它们及“后辈”能够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东明路南湖中祥大厦停车场入口,这里是我曾经的“家”,不过一平方米、数十厘米厚的土坑,我在这里扎根数年。现在的我累了,只剩下一口气,很快就要被运到绿化垃圾堆场了。
昨天,一位市民拍下了我作为树的最后一张照片,她叫我“树坚强”。
回顾我的一生,确实都在为生存争斗着。我,是一棵大叶榕。
我的年纪在树的世界里不算大,但也有十几二十年的树龄。最早的家,是在山里;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人相中,据说是要到一个叫“厦门”的美丽城市,可把我乐坏了。
还没来到厦门时,我对她有很多憧憬。比如,会有大大的、专属的树池,和各式各样的植物做邻居,为城市里的居民遮阴避风挡雨,让那里笼罩浓浓绿意。
后面那几个愿望,是都实现了,唯独没有大大的树池———我憋屈地待在一处约一平方米的树池里,伸展不开根须,时常觉得头重脚轻。但是,为了能在这座城市生存下来,成为这里的一员,我依旧很努力。
为了不摔倒,我把根茎和树池里的泥土紧紧缠绕在一起,也想尽办法伸出更多根须,抓牢地面。其实不只是我,一旁的凤凰木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扎地更牢,能让我们长得更好。
没想到,在15日凌晨,我还是倒下了———这一倒,连腰都摔折了。我拼命想抓住树池中的泥土,不想它们因风雨的作用,变得稀松;我奋力想靠那些伸出树池的根须扎牢地面,却不料台风着实强劲,一下子就拉着我往一边倒。我真的撑不住了———这么多年苦心经营扎根,却仍旧困于不过一立方米的泥土。
快不行的我被路人发现了,他们称我为“长不大的大树”。听说像我这样的体型,至少需要10平方米的“房间”才能存活。
蜗居于一平方米的树池多年,在倒下后,我最为感慨———从前总认为努力活下去就行,如今不同了。作为绿化用树,我渴望有个真正的“家”,能舒展根系,能不与市政管道抢占空间,畅快呼吸。
我不希望,那些活下去的伙伴,以及未来可能到这里的“后辈”,成为跟我一样的“树坚强”。我们很想和市民们在这个城市一起生活;但是,能否给我们一个能够扎根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