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翔安119个村(居)已全部通电,百姓又恢复了往日的幸福生活。
电业工人深入村居抢修受损电力设施。(朱毅力摄)
8个昼夜,8个100%。
9月15日凌晨3时05分,第14号强台风“莫兰蒂”正面登陆翔安,这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地区的最强台风。
风力之大、暴雨之猛、范围之广、灾情之重,翔安在这一刻,注定成为焦点;闻风而动、不等不靠、守望相助、志愿服务,翔安在这一刻,开始书写奇迹。
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15日,一份呼吁全区各界迅速行动起来的动员令发出,一场凝聚全社会各方力量的抗灾“加速跑”响亮鸣枪。翔安在奔跑,翔安在冲刺,一场场“战役”打响,捷报频传:
15日,全区主干道及区属管养道路全线贯通;19日,公交46条线路全部恢复开通;19日,全面完成了城乡生活垃圾清理转运;20日,188所因灾受损的学校恢复正常上课;21日,119个村居全部恢复正常供水;22日,全区8.5万株树木全部扶正回种;23日,区内重点企业100%恢复了生产;23日,全区119个村居全部恢复通电。
翔安区行政中心的大会议室里,昨天下午座无虚席。在翔安恢复重建首战告捷之后,这些与会者甚至来不及换下被汗水浸湿的衣裳,就快速奔向这里。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翔安区抗台救灾恢复重建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是一场总结,更是一次誓师。翔安的恢复重建,开始向纵深推进。
在狂风裹着暴雨扑向翔安的时候,55万翔安人就已经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快!快!快!
厦门日报讯(本版文/记者 王元晖沈彦彦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江沈 余庆东 沈淑贞)
密集部署救灾重建成效显著
率先成立抗台救灾恢复重建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投入运行
台风刚刚停止肆虐,外人就注意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机构的成立。翔安在全市率先成立抗台救灾恢复重建领导小组并下设抗台防汛、电力协调、交通市容恢复、生产服务、生活救助、医卫保障、市场供应、社会稳定等10个工作小组,第一时间投入运行。
这也是翔安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把工作重心从“防御台风”向“灾后抢险”转移的一个重要标志。由区领导牵头主抓,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区上下、各级各部门和各镇街,紧紧地把手牵在了一起。
“这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队伍。”昨天的会议上,翔安区主要负责人不止一次地表示肯定。正是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奔赴一线,深入基层,靠前指挥,现场调度,整个翔安恢复重建的发动机才能高效运转。
回顾几天来取得的战果,翔安区念念不忘的,是10多支、2700多人的人民子弟兵的火速增援。而与翔安党员干部并肩作战的数不清的普通老百姓,也成了翔安救灾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中坚力量。
连续作战中心工作全速推进
改善民生、推进发展、促进和谐,各镇街和部门昨订立下阶段灾后恢复重建的“责任状”
受灾企业逐步恢复生产。(朱毅力摄)
不到十天,满目疮痍的翔安得以迅速恢复。
翔安并没有歇口气。昨天下午的这场会,在分享战果的同时,开得并不轻松。
灾后重建,依旧明确被定位为翔安“当前的首要任务”,在解决“大问题”的基础上,这里将“抓小抓细”,下到基层解决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
一份《进一步加快“莫兰蒂”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昨天发到了各个相关部门的手中。翔安的镇街、部门也在第一时间订立了下阶段灾后恢复重建的“责任状”。
“改善民生、推进发展、促进和谐”,翔安恢复重建的主基调格外明晰。昨天的会议要求各部门必须对照年度目标,倒排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被台风耽误的各项工作。
通往灾后重建全面胜利的道路上,一场新的赛跑,又在翔安开始了。
【现场】
经过八天八夜的紧张战斗,2706名部队官兵昨天清晨撤离翔安
送别子弟兵群众含泪挥手
群众自发赶来送别人民子弟兵。(朱毅力摄)
“莫兰蒂”带着狂风暴雨袭来,他们没有落泪;但昨天与子弟兵们挥手的一瞬间,他们却流下了眼泪。
经过八天八夜的紧张战斗,2706名部队官兵圆满完成了在翔安的抢险救灾及家园重建任务,昨天清晨撤离翔安。
在翔安区人民政府、新店中学、南洋学院、技师学院等几个部队临时驻点,一大早就聚集了翔安区的广大学生和群众,他们手捧着鲜花,敲打着腰鼓,拉着横幅,站在道路的两旁为撤离的部队送行。
一辆辆军车缓缓启动,送别的群众挤上前,将事先准备的早餐往车上塞,现场定格出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画面。
“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今天,我就是来送他们的。”战士陈坤祥的父母来到现场,在这次台风中,其经营的丙洲第一砂场有6艘采砂船受损,岸上的办公区近200平方米被吹倒,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万元,这对于以采砂营生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然而,陈坤祥这几天却始终留在了救灾现场:“救灾任务这么重,我还是留下来和部队一起干吧,这里也是我的家。”
这几天,从各地驰援而来的2706名部队官兵在打通道路、扶正树木、清运垃圾等现场,总是挺进第一线,奋战在最险处,为翔安恢复昔日的容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再见!谢谢你们,人民子弟兵!
【特写】
奋战8天7夜 万家灯火点亮翔安
“来电了!”随着新圩镇面前埔村的顺利通电,停电了近8天的村尾村、面前埔村2个村庄,昨天终于盼来了宝贵的电,这里的很多居民,把这个难忘的时刻,默默地记录了下来。
15日凌晨3点半,翔安陷入一片漆黑,14座高压变电站全部被摧毁,翔安区17万6千多用户100%停电。这是对翔安区电业部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翔安区各级政府协调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莫兰蒂”台风翔安电力抢修指挥部,各种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电工们,与厦门本地的电力维修人员一道,每天都匆忙地进进出出。这背后的故事,已经难以完全记录下来。
昨晚的翔安,万家灯火闪耀着夜空。就在这一天,全区119个村居全部恢复通电。
8天7夜。很多电业人士都说,这是一个奇迹。
伸出援手电力抢修排除万难
一面“应急救援当尖兵,情系翔安万家明”的锦旗,昨天上午在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所有在场员工的面前闪耀。翔安区副区长叶晓东专门来到大嶝金门湾大酒店,把感谢送给他们。
来自全省各地的抢修队伍750人,在灾情发生后火速驰援翔安,“莫兰蒂”台风翔安电力抢修指挥部的大屏幕上,每天滚动着“龙岩队”“莆田队”“泉州队”等字眼。这些平日未曾谋面的同行,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共同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含义。
抢修操作班班长叶再新,昨天站在记者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又有好几天没有洗澡了。”——这几天并不是没有水,而是这位中年汉子没有时间。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带领同事们奔向停电区域,在野外的烈日下一连奋战十几个小时,直到披着月光回到营地。
这样的例子,现在似乎已经数不清了。正是有了这么多争当“拼命三郎”的电力工人们,逝去的光明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回归到老百姓的身边。
电业工人彻夜抢修电力设施。(电力部门提供)
精密调度指挥协调有条不紊
有人把几天来翔安区的电力抢修工程比作一台大机器,除了翔安电力抢修指挥部之外,翔安区在第一时间成立的“党员抢险突击队”,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中枢神经”。
下设10个专门工作组的翔安区抗台救灾恢复重建领导小组,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成立。这个小组,由副区长黄运协调电力恢复和生产服务两大项,区经信局也成立了以局长郭三温为组长的党员抢险突击队,为了企业和家庭用电的恢复日夜奔走。一条条电力抢修、通信恢复、柴油供应、企业供水、医疗供电、指挥中心供电、商场供电等与群众、企业息息相关的基本保障线,也在短时间内被接通。
事实上,台风刚刚过境,翔安区电力恢复、生产服务小组成员便很快聚在了“一张桌子”旁。这场紧急协调部署会,第一时间细化了工业、能源、通信、水务、教育、卫生、商业、农村等领域的电力恢复及生产服务保障工作,拟定电力恢复供应时间计划表,并传递出一个坚定的声音:电力首先必须保生活、保民生与重点企业。
一次次积极主动的沟通,为翔安区在台风后几乎陷入“绝境”的电力系统的修复,获取了力量,赢得了时间。
心系企业把损失降到最低
没有电,机器也就停止了转动。一项初步统计令人惊讶:因为停水断电,翔安的工业企业总损失将达8亿元以上。
企业的正常运转,时刻牵动着翔安区委、区政府的心。一份“翔安区领导走访91家重点企业”的计划表,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行程。在翔安区委、区政府的协调下,目前,该区重点用电企业基本恢复全面生产,区属89家规上工业企业水电供应也已恢复正常。
9月17日,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全部恢复。
9月19日,10千伏以上变电站全部恢复。
9月22日,全区117个村居恢复供电。
昨天,全区119个村居全部恢复通电。
一束束光亮,点亮了翔安,也让老百姓的心里无比亮堂。翔安又用奔跑的速度,创下了这个电力抢修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