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一砖一瓦 蕴含着特殊的红色意义 “重返长征出发地”寻访团昨到长汀追寻革命先辈的印迹 新建的松毛岭战役纪念碑矗立于天地之间,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黄润通为记者指示墙上的弹孔。
厦门日报讯 (文/本报记者 黄小芳 见习记者 谢静 图/见习记者 林铭鸿 )从厦门往西,不到四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有着“红色小上海”之称的长汀。这里,是著名开国上将杨成武的家乡,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导人瞿秋白的牺牲地。1934年,红军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寻访,是此行的关键词。昨日,一路西行,我们一直在收获不期而至的感动和身临其境的震撼。红军长征精神,早已融入了民族的血液,一波又一波的人,再次踏上了这条红军当年踏过的道路,缅怀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追寻长征精神的意义。 长征胜利80年过去了。昔日长征路,万水千山,或许已经改变了旧时模样;战马声嘶远,越来越多的老红军辞世,当年征战过的痕迹,也在时光中渐渐湮灭。然 而,正如我们在松毛岭战役旧址看到的,一座新建的纪念碑已矗立在天地之间,一座埋有3000忠骨的英烈冢前,留下人们自发祭奠的香烛,无论“有名”还是 “无名”,每一位革命先辈,都是共和国的奠基石,都不曾也不该被遗忘——而这,也正是厦门日报社发起“重返长征出发地”特别策划活动的“初心”。 【坚守】 红色后人讲述往事 红色记忆,也许就藏在普通的农家。长汀县涂坊镇元坑村,一间普通的农家院,71岁的继子曹华能想起了刚过世的母亲钟子。年轻时的钟子带头参加革命,前夫丘贤忠参加了红军,一去杳无音信。由于各种原因,钟子老人的身份一直未得到落实。 在松毛岭山下的黄润通,和很多人一样,曾是遗落在民间的红色后人。庆幸的是,他们或许暂时失落,却从未被人们忘记。为了帮老人恢复身份,热心人士在奔 走,政府也在找寻证据。最终,钟子被确认为“老苏区干部”,从2015年开始,逐月领取定额生活补助。黄润通祖孙三代人坚守红军家园、传承红军精神的事 迹,也得到了弘扬。 本报将陆续刊登这些寻访故事,通过这些鲜为人知的记忆,从另一个侧面,为您讲述更加真实和鲜活的长征故事。 |
相关阅读:
- [ 09-10]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
- [ 09-10]教育立市助力贵阳新长征路上“高一格”脱贫
- [ 09-10]贵州湄潭县:用长征精神“保卫”幸福生活
- [ 09-10]长征精神照我行 贵州各地“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 [ 09-09]走进苏区的“乌克兰” 青年新闻人学习长征精神
- [ 09-10]“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四川站启动
- [ 09-09]邮储银行宁化支行: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 [ 09-09]一座城的长征印记 黔北老乡入列指尖上的长征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