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160901/e89a8f9b02d819323a5b13.jpg)
同安第二老古树——郭山婆樟。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160901/e89a8f9b02d819323a6214.jpg)
同安最老古树——郭山公樟。
厦门晚报讯 (文/图记者 黄文水 见习记者 陈万泉 杨莉莉)全省唯一的海红豆古树,原来就长在同安。昨日,同安区政府发布《关于保护古树名木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即日起对同安区的624株古树名木依法保护。
莲花镇古树最多郭山公婆樟树年龄超千年
此前,同安区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一次普查,这也是同安区古树名木有史以来最彻底的一次普查。普查数据显示,同安区古树名木共624株,数量居全市各区第一,广泛分布于全区各镇、街、场,其中莲花镇数量最多。同安区的古树名木普查清单已得到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和福建省林业厅的确认。
普查发现,同安古树名木品种众多,包括榕树、樟树、秋枫、芒果、白桂木、木棉、黄连木、鸡蛋花、铁冬青、山牡荆、枫香、桂花等品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榕树。树龄最大的是位于洪塘镇郭山村的两株樟树,公樟树龄1141年,婆樟树龄1131年。
比较稀罕的还有:位于同安孔庙内的一株树龄上百年的柚木、位于莲花镇美埔村张厝的一株树龄431年的海红豆、位于新民镇柑岭村的一株树龄101年的朴树、位于莲花镇白交祠村美厝社的9株树龄均为181年的杨梅叶蚊母树。
明确禁止损害行为损害严重的将追究刑责
《通告》明确,同安区的古树名木保护由区、镇(街、场)人民政府负责,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绿化委员会是行政主管部门,日常工作由绿化办负责。位于大同街道、祥平街道辖区内的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检查监督和技术指导由同安区建设局具体负责,其他镇(场)由同安区农林局具体负责。
《通告》明确禁止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用树木作支撑物,在树干上钉钉、刻划或缠绕绳索、铁丝等;淹渍树根,用水泥等封砌地坪、遮挡日照;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5米内为其生长保护范围,在该范围内擅自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埋设管道、挖坑取土,堆放、倾倒有损古树名木生长的污水污物等;采摘果实或种籽、擅自修剪或培植、向古树名木注射有害化学药剂或传染森林病虫害等行为都不被允许。
《通告》要求,严厉打击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因违法行为而造成的损害,由主管部门责令赔偿,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损害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160901/e89a8f9b02d819323a6b15.jpg)
全省唯一的海红豆古树,树龄431年。
![](../../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160901/e89a8f9b02d819323a7616.jpg)
同安孔庙内稀罕的柚木古树。
【名词解释】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和其他珍贵稀有的树木。
【延伸】
同安古树故事多
同安的古树名木很多与村庄起源有关,并作为村里的风水树保存至今。据《同安县林业志》记载:洪塘镇郭山村的公婆樟树,是郭氏祖宗开发时从原有林中保留下来的。莲花镇美埔村张厝自然村的海红豆古树也颇有来历,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说,这株海红豆相传是明代佛岭叶氏开基祖所种下的树,一直以来都被当成村里的风水树,历代村民都很敬畏,没有人敢破坏。
有不少古树名木是乡贤到外地为官或谋生,从别的地方带回家乡种植繁衍的。比如,同安孔庙的那株柚木,浓荫蔽日,十分壮观,据说是上个世纪20年代陈嘉庚先生从东南亚引进的。
有的古树与历史名人关系密切。比如,同安银湖桥桥头有一株高大的重阳木,树龄551年,据传与南宋末年奸臣贾似道有关,人们称之为“贼树”,不过,虽然人们痛恨奸臣,但古树无辜。同安县衙旧址内有一株榔榆树,相传朱熹曾在古县衙东书房口种下一株榔榆古树,因树皮能治“筋痈”,当地百姓称为“筋英树”,后来老树枯萎了,但树头又长出了新枝,移植后成活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