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鹭岛房车 > 正文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提出保障房“先租后售”模式

2016-08-27 10:28:21孙春燕 余健平 陈巧思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郑王恺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企业家:“先租后售”或可解决招工难

范松在湖里大道开一家做出口贸易的工厂,订单多是来自意大利、美国的包包,每年业务量上千万元。

但是,最近几年,每到年终的招工难,让他有苦难言,再加上汇率、材料等成本的变化,让原来“躺在家里都能赚钱”的外贸公司,变得颇为吃力。在范松看来,如果能解决用工问题,外贸公司依然大有可为。“先租后售的模式,对于流动性很大的一线工人,确实很有诱惑力。”范松说,每到农历新年前后一两个月,工厂都非常难过,因为工人在厦门没有“家”,老婆孩子没法和他们在一起,所以很多工人提前一个月就要回老家,即便加工资都不愿意留下来。如果有了先租后售,不管是为了得到这套房子的“租金压力”,还是有房子的“傲娇心情”,都会让他们愿意留下来,而这样一来,“招工难”自然也就解决了。

范松说,纵观现代制造业,“工厂在哪,工人到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多时候是“工人在哪,工厂到哪”,这也就是说,留住工人是保住地方制造业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当然,他也认为,“先租后售”机制要良性运转,灵活的转让机制必不可少。其实,如果让租金成为类似公积金的形式,“租基金”跟着个人走,在不同的保障房区域、符合条件的个人间,允许“租基金”等额流动,这样,“租基金”的流动就实现了人的转让、退出。当然,为了防止保障房被借机商品化,扣除转让费用、第三方平台安排转让、房屋折旧补偿等配套措施也需要考虑进来。

商会秘书长:“先租后售”能缩小贫富差距

陈先生是厦门一家商会的秘书长,在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协会从100多名会员发展到400多名会员,经济大潮的力量让他感叹的同时,也让他为那些从零开始的会员颇为担心。“很多人说,买房是最快的致富途径,虽然我不这么认为,但不否认,有没有一套房子,极大地影响着厦门人的幸福指数。”陈先生说,如果申请保障房的人,能最终拥有这套房子,事实上是政府帮他们实现了“无产”到“有产”的转变。

而这,正是“先租后售”的初衷之一——“先租后售”的受益者,最后也在城市里有了固定资产,期权解除后,同样可上市交易,相比原本只能租房、无砖无瓦的新厦门人,是大大地富裕起来,实现从无产到中产的逆袭。

陈先生说,保障房可以像微型银行那样,一个人在其劳动力价值最高的生命周期里获得不动产,就可以将其劳动“储存”起来,当劳动力市场价值耗尽,不动产的价值达到峰值。通过反抵押的方式,将其“储存”在住宅里的价值提取出来,这从长远来看,不仅可以缩小现有社会因房产造成的贫富差距,也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当然,陈先生认为,要达到上述“美好愿望”,需要保障房有相当的供给量,如果只是极少数的供应,那基本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作用。如果保障房能覆盖市场30%甚至更多的“刚需”,它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技术工人为了有房愿多交租金

在灌口一家大型制造企业车间上班的周康,刚过了35周岁的生日,对这个来厦已8年的山东汉子来说,工作、家人都很如意,唯一的遗憾是,在厦门依然为“租房族”。“我看到你们报道的‘先租后售’新模式,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缕曙光。如果这个政策能够落实,哪怕支付比市场价高的租金,我也愿意。”周康说,因为错过了一次买房的契机,结果再也没赶上成为“厦门人”的班车,眼瞅着房价越来越高,他除了自我安慰外,只有无能为力。

20多岁时,周康随着老乡来厦打工,其他人都受不了车间的潮热和枯燥,唯独他对机器情有独钟,对着机器8年了,如今他是生产线的工组长,可依然租房。

周康说,来厦多年,他早已把自己当成厦门的一部分,在厦门结识了终身伴侣,有了“小天使”,如果有“先租后售”的保障房制度,他甚至愿意多付租金。

“反正你现在支付的租金,以后都会变成房款的一部分,那还不如现在多付点,还能省一点利息钱。”周康认为,“先租后售”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像他一样的技术工人有了盼头,让他们更愿意死心塌地为厦门经济做贡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