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通信的“桥梁” 上世纪80年代初,两岸交流逐渐从“无”到“有”。不过由于隔绝了几十年,许多老一辈的人都去世了,很多家庭也都经历了搬迁,很多台湾的寻亲信件很难送到大陆亲人手中。黄建发当起了“救生员”,凭借他的执着和努力,不仅把首批通过香港红十字会公开寄来的5封信成功地送到收件人手中,还神奇地“救活”了近300封“死信”,让许多几十年失联的亲人,寻找到了亲人。 1988年7月,邮局收到了一封寄给李先生(化名)的寻亲信,信上的地址是思明东路中国照相馆。根据黄建发的记忆,思明东路并没有照相馆,于是他找居委会询问,但居委会里的人都表示不知道。他又辗转到很多照相馆去问,但都没有消息。后来黄建发想到,大同路有一个照相馆的师傅,一问,果然有线索。后来李先生收到了信。李先生原来是台湾人,1949年之前台湾出现瘟疫,他来到厦门,之后他在中国照相馆当学徒,多次给在台湾的哥哥寄信,但被告知哥哥已经搬走了,找不到人了。 再次收到哥哥的音信,李先生已经年近花甲。 正是因为黄建发的卓越贡献,他在1989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 |
相关阅读:
- [ 03-22]同安区“书香邮差”为孩子送来图书 营造阅读氛围
- [ 07-30]复古范儿十足 法国PROMAX推出新款邮差包
- [ 07-15]莲前邮差很无奈 小偷偷走电动车就连邮件也不漏
- [ 11-21]厦门居民赴港澳游 邮递员上门服务
- [ 12-03]厦将推动建立闽台邮递特殊区 降低资费
- [ 08-08]厦门海关邮件监管开先河 随机选择布控和派员检查
- [ 07-22]厦门口岸邮件检疫首次截获医用疫苗 货值人民币6000元
- [ 05-28]厦门鼓浪屿某投递员用脚丈量琴岛 送达邮件也投递爱
- [ 04-15]一封邮件险骗走伊朗人124万 厦一公司收款账户遭篡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