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七夕婚姻登记“不温不火” 远不及“520”等日子

2016-08-09 16:18:03戴懿 黄文水 汪燕妮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晚报讯(记者 戴懿 黄文水汪燕妮)今天是七夕,记者走访了思明、湖里和同安的婚姻登记处,发现并没有出现预期中大排长队的火爆景象。不少新人起了大早赶过来,却发现大厅内空荡荡的。而登记处工作人员则见怪不怪,历年来,七夕都不是婚姻登记的“旺日”。

七夕节,前来办理婚姻登记的新人并不多。记者 陈立新摄

特意请假登记的新人。记者戴懿摄

【思明】

多年来从未超过80对

今年5月20日,思明区登记处门口8点开门前,有60对左右的新人在排队,最早的凌晨3点半就来了。相比之下,今天上午8点开门的时候,只有十多对新人。小刘带着女朋友早上5点半来到登记处门口,没想到自己居然是“第一名”。“怕人多,我妈妈原打算让我半夜12点就来。”小刘说,今天清晨5点,他就被妈妈叫起来,5点半爸爸还打电话问他们到了没有。他说,本以为今天能办完就不错了,没想到一个人都没有,等了半个小时第二对新人到了。

不仅登记不扎堆,连婚庆企业也没有来招揽生意。“214”、“520”时,现场都有婚庆企业、婚庆志愿者为新人免费拍照,并提供喜饼、婚纱等咨询服务。登记处工作人员说,每年的七夕都不是“旺日”,平时每天的登记量都在五六十对左右,七夕一般比平时多10对,多年来,从未超过80对。

【同安】

开门1小时仅两对新人登记

记者从同安区婚姻登记处了解到,从今天上午8点到9点,一个小时内办理完成结婚登记的新人仅有两对。

今天上午8点,同安区婚姻登记处准时开门,但大门外一个人也没有。“今年2月14日,门还没有开,外面都已经排起了队,相比之下,传统七夕节冷清得多。”同安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王贵成说,这样的情况在预料之中。

记者蹲守的一个小时里,办理完成结婚登记的仅有两对新人,不过现场咨询并前往婚检的新人有十多对,“虽然今天来的人不多,还是会比平时多。”工作人员说,平时一天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有20对左右,今天全天预计会有30对左右,而在今年2月14日,这个数字是150对。

【湖里】

预计比平时多10对左右

截至今天上午9点,共有7对新人来到湖里区婚姻登记婚检一站式服务中心,另有两对夫妻办理离婚。前来登记的李先生说,原本已经做好排队的准备,还特地跟单位请了假,没想到一进大厅人却不多。

农历七月以来,湖里区婚姻登记婚检一站式服务中心每天登记的新人在10对左右,比其他月份少一些。

【专家解读】

农历七月七到底是啥节?

今年4月份,知名学者易中天在厦大建南大会堂开讲《文明与信仰》时提到,将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是错误的,因为“七月七”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主题不是爱情,而是男耕女织,实际上是劳动节,因此,在这天要进行劳动技能的竞赛,也叫“乞巧节”。

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对此并不认同。他说,从古到今,都把七夕叫做“情人节”。牛郎织女的主题也是爱情,代表一种思想感情。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能见一次面,但是所谓海枯石烂、此情不渝,他们的感情永远在,所以七夕作为情人节并没有什么不妥。

郭坤聪说,七夕在厦门又称作“乞巧节”“女人节”“诗人节”“浪漫节”等。过去在厦门,每逢七夕会为年满十六岁的孩子举行成人礼,藉以感谢神明庇佑成长。仪式内容包括走过七星桥、穿过七娘妈亭等,代表着成年。相传,未满十六岁的儿童,由天上的仙鸟照顾长大,仙鸟受儿童的保护神“七娘妈”所托,因此小孩在年满十六周岁时,于“乞巧节”向“七娘妈”拜谢,进而衍生出来“做十六岁”的习俗。

还有的地方,会在七夕当晚张灯结彩、做游戏。游戏由村落自发组织,七个未婚姑娘,每人做出一个玩具,有牛、羊、花等,材料可以是纸、珠子等各种各样,姑娘们站在桌子旁,玩具摆放在桌上,让围观的孩子边唱边跳边抢玩具,抢到什么玩具,就寓意着他们的将来。例如抢到牛,俯首甘为孺子牛,将来不知疲倦地耕耘,为别人服务。(记者龚小莞实习生苏彦秾)

【相关新闻】

“8·8”受热捧 昨日全省2390对新人登记

同安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王贵成分析,七夕之所以不是婚姻登记“旺日”,一是可能跟闽南风俗有关,农历七月俗称“鬼月”,很多人不喜欢把喜事安排在这个月;其次,七夕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日,一年只见一面,相会完又要分开,不少人觉得不是很吉利,因此,没有把七夕看成是登记领证的好日子。

相比之下,昨天反倒是农历七月以来婚姻登记的一个小高峰。

据统计,8月8日全省结婚登记的新人有2390对,其中,福州495对、厦门175对、泉州444对、漳州298对。而进入农历七月以来,全省平均每天的登记量只有400到600对不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