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网约司机有小纠纷也报警 民警:占用大量警务资源

2016-08-04 16:11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司机:以前不报警,主要是担心身份不合法,怕被认定为非法运营

民警:类似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如果都这样会占用大量警务资源

  制图/刘哲姝

厦门晚报讯 (记者 朱俊博)上月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对网约车的新规,虽然离正式实施还有一段时间,但网约车司机们感觉已经得到“正名”了,以前遇到纠纷一般会忍气吞声,而现在都求助于警方。

比如8月1日晚上,岛内一家派出所连续出警两次,都是网约车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小纠纷。民警说,这样的出警经历以前并不多见。

【案例】

担心男乘客呕吐,半路卸客起争执

8月1日深夜,一名网约车司机在东芳山庄接了一个单子,乘客是一对年轻男女,男子已经喝得大醉,女子在旁边照顾他,两人要去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

接到这样的客人,司机有点不乐意,他担心男乘客可能会在车内呕吐。不过他还是载了,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开着,生怕将男乘客颠吐。途中,男乘客打了几个酒嗝,幸运的是并没有吐出来。快到目的地时,司机发现酒店位于路的另一侧,需到前方调头。司机索性将车停下,让两名乘客下车自己走到对面的酒店去。

两名乘客当然不乐意了,说没到目的地不下车。虽然酒店就在对面,但乘客坚持不肯让步,双方就一直僵持着。无奈,司机只好报警求助。

民警赶到现场,对双方进行调解。经调解,乘客接受了司机的赔礼道歉,然后自行走到对面的酒店去了。

维修费该谁付,争执不下求助警方

也是8月1日晚上,一名网约车司机在仙岳路上载了一名客人,客人的行李非常多,好不容易都塞进了后备厢,可盖子无法盖上。客人提议:“要不然把车后盖硬压下去?”司机同意了。两人花了一番力气,终于将盖子压了下去。

车子开到目的地后,司机用遥控加钥匙都无法将盖子打开。很显然,盖子被强压之后出问题了。

司机责怪客人出馊主意,而客人觉得委屈:“当初我提出这个建议时,你是同意的。”双方争执不下,只好求助于警方。

民警到场后,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请维修人员将盖子打开,再付费用。然而,谁付这100元费用,双方再次起争执,即便民警调解了近半小时,双方仍未达成一致。直到网约车公司的客服到场,一通好说歹说,双方才做出让步:各自负担50元维修费。

【分析】

以前不敢报警,主要担心交通运管部门会介入

记者了解到,此前警方接到的涉及司乘之间的纠纷,都发生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网约车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纠纷非常少见。这是为什么?

滴滴打车的一名签约司机说,他基本上每个星期就会遇上一起行车纠纷,比如被投诉绕路、乘客失约和车资纠纷等等。7月28日新规出台之前,一旦遇到这样的纠纷,他都选择忍气吞声,要么接受平台的处罚,要么自己退让向乘客赔礼道歉,从没想过要拨打110报警求助。

“除非是事情闹大了,比如是遭遇威胁恐吓或者是挨打才报警,一些小摩擦就算了。”网约车司机刘师傅说,一旦报警的话,他们特别担心交通运管部门会介入,而网约车是否合法的话题会被重新提起,“万一被当成是非法运营来处理,那就糟糕了”。

刘师傅说,7月28日之后,网约车司机们见国家有关部门为自己“正名”了,不少人觉得有了底气,即便遇到小纠纷也会求助于警方。

曾经开过出租车,现在改开网约车的张先生说,网约车都是通过手机联系的,乘客甚至都不知道平台公司叫什么名字,和司机发生纠纷,自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即便司机一方建议交由平台公司解决,乘客一方也不大能接受。所以,发生纠纷后,求助警方是双方都可接受的方式。

【建议】

纠纷处理不必都找警方

网约车平台也应该介入

上面两起小纠纷,每起至少占用了警方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解决主要看司机和乘客,如果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我们也没办法强制要求,只能继续做工作,劝双方讲和。”一名参与处理纠纷的民警说,处理这类纠纷,占用了一定的警务资源。等到11月1日网约车新规正式实施后,网约车的数量将会增多,可以预见的是,司乘之间的纠纷也将增多,小摩擦如果都选择报警的话,将会耗费很多警务资源。

新规规定,网约车的平台公司也要介入对司乘纠纷的调解。网约车经营者还要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和乘客投诉处理制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