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紧扣“机动车限制” 回顾4月27日实施的厦大-南普陀路段交通限制措施,核心举措在于“限制”——“旅游客车和出租车每趟次驶入分别限时15分钟和8分钟通行”、“机动车每日9:00至17:00禁止驶入厦大南普陀路段”(除公交车、旅游车、出租车以及厦门大学内部车辆外)、“监控加密处罚更严”,这些措施的落脚点,都对机动车的通行形成限制。 “这种限制是基于道路客观条件和调控需求而制定的,”市大交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地理条件、用地功能布局、路网结构、道路断面形式及道路通行条件等因素制约,厦大-南普陀路段周边道路资源有限且通行能力较低,公交车、旅游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各种交通流线冲突频繁,导致改善前路段比较拥堵。” 除了限制,也有改善。比如,措施中“更改配套措施功能、改善行人通行条件”,紧扣了交通需求。由于这段路并不长,交通参与者多是游客,因此,措施贯彻“以人为本”,将人行横道拓宽至7米,增加了行人驻足空间。 效果:路段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报告指出,措施实施3个月以来,该路段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道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一组数据对比显示,在措施实施前,厦大-南普陀路段早平峰双向流量平均为896辆/小时,晚平峰为838辆/小时,实施后,早、晚平峰双向流量均下降15%以上,调头区冲突瓶颈得到解决,通行效率的提高、驶入车辆减少,使路段拥堵情况大为好转,原本车辆通过基本需要10至15分钟的拥堵缓行,目前可控制在5至8分钟。 取消原有9个旅游大巴停车位,改为旅游客车专用停靠通道,且高峰期间旅游大巴车限时15分钟内通过,也有效解决了大巴车“列车化”现象。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在道路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部分车辆限行、满足核心需求(既满足客流占比最大的游客需求,也不影响厦大师生的进出),这样的“弃车保帅”值得肯定。 |
相关阅读:
- [ 07-31]厦门地铁施工爆破作业 两站点将交通限制
- [ 07-27]滨北一带交通限制两年七个月 总结四大主要影响
- [ 07-22]因施工需要 翔安龙窟中路道路将采取交通限制措施
- [ 07-10]因地铁2号线施工爆破 厦门三路段将交通限制
- [ 07-02]厦门轨道1号线建设需要 这些路段明起进行交通限制
- [ 06-20]地铁东渡路站今日起爆破 周边道路临时交通限制
- [ 06-05]海峡论坛期间 厦门市部分路段将实施交通限制措施
- [ 05-24]海峡两岸龙舟赛集美区部分路段采取道路交通限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