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3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承烺 吕寒伟)厦门野外咬人的毒蛇主要有三种: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
夏季、秋季外出,尽量别去草木茂盛的地方,若不可避免,应穿上长衣长裤,发现蛇类绕道而行。
昨天,本报报道了一个“农夫与蛇”的现实版,一名长期从事抓蛇的人士,不幸被眼镜王蛇咬伤,毒发去世。
导报记者向相关人士了解到,厦门野外可见的毒蛇中,咬人的主要是银环蛇、眼镜蛇和竹叶青。
医院数据 八九月被蛇咬的患者激增
据报道,去年厦门各大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将近一个月,厦各大医院已陆续收治20多名被蛇咬伤的患者。每年八九月份,被蛇咬伤的患者都会出现明显激增,比其它月份增长约五成。
曾有一个案例:一名小伙子凌晨1点多被送到第一医院急诊室,当时整条左腿发青,肿得很厉害。
送患者就医的女孩说,前一天晚上男友约她一起去东坪山散步。晚上11点多,男友走过一片草丛时,突然觉得左脚踝上一疼,有什么东西“嗖”地一下跑了。用手机一照,男友的脚上有两个细细的牙印,估计被蛇咬了,赶紧送医。
根据伤情,医生推断咬人的是竹叶青。经治疗,小伙的情况才逐渐稳定。
咬人毒蛇 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
救蛇爱心人士阿宝介绍,厦门可见的毒蛇主要有外地眼镜王蛇、本地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腹蛇可以在厦门生存,但比较少,几乎没有。在野外咬伤人的,主要是银环蛇、眼镜蛇和竹叶青。
外地的眼镜王蛇,矮、胖;本地的眼镜王蛇,细、长,灵敏,凶,攻击性强。外地眼镜王蛇在干、湿环境都能生存,夜间喜欢在路中间睡觉,被咬到后痛、肿。
外地的眼镜王蛇,在文曾路、东坪山到上李一带有见;本地的眼镜王蛇,很少见到,在东坪路浦南旧采石场上面,曾出现一条。
金环蛇、银环蛇喜欢潮湿、阴暗、有水的地方,东坪山上有见,相比之下,仙岳山上极少。其中,银环蛇比较“奇葩”,晚上喜欢在路中间睡,比如两边是田埂,它就睡在中间的小路上。被银环蛇咬到,比较没有感觉,如被草割到,人容易疏忽。而金环蛇咬到的几率比较小。
竹叶青,则喜欢待在山上茂密处,本地的眼镜王蛇亦如此。
如何分辨 见到人不跑的,往往有毒
厦门的无毒蛇,主要有草花蛇(水律蛇)、乌梢蛇、青梢蛇、水蛇、大王蛇、蟒蛇等。
阿宝教大家辨别毒蛇和无毒蛇,人和蛇相遇,看蛇跑不跑。
见到人就跑,跑得比刘翔还快,似乎在说“大哥,我有事先走了”,这种蛇一般是无毒蛇。
见到人不跑,慢悠悠地走,似乎在说“你别来惹我,我有毒”,这种蛇往往有毒。此时,人不能快跑,应慢慢走开,不打扰它。
有一个例外,蟒蛇见到人,不是不跑,而是跑不动。公蛇跑得相对比母蛇快一点,原因也是体重和肚量问题,母蛇往往吃得肥嘟嘟的。
万一不小心被蛇咬伤,阿宝叮嘱,最好能记住蛇的样子,有利于医生判断是被什么蛇咬到,要用什么抗蛇毒血清。
医生提醒 被蛇咬伤,千万不要奔跑
医生提醒,这个季节,外出时尽量别去草木茂盛的地方。如不可避免,应穿上长衣长裤。发现蛇类建议绕道而行,千万不要主动攻击它;可用棍子或树枝敲击地面物体,毒蛇对地面的震动很敏感,听到敲击声后会立即逃走。
医学界有毒蛇咬伤“黄金一小时”之说,特别是前30分钟是救治的最佳时间。若不慎被毒蛇咬伤,千万不要奔跑,否则会导致心跳和血液循环加速,3-5分钟内毒素就会很快扩散到全身。
应用刀子切开十字伤口引流,挤出毒血,再用有弹性的条状物,在伤口离心脏相对近的一端5厘米处扎紧,延缓蛇毒的扩散。扎后用自来水或冷开水冲洗伤口,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医院救治。
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千万别盲目用嘴吸毒,因为如果有溃疡伤口或龋齿等口腔疾病,很可能因此中毒。
相关新闻
捕蛇高手也可能被咬
这次不幸被蛇咬死的男子,是厦门民间的捕蛇师,从事帮人抓蛇放生等工作,在捕蛇界算是前辈级人物、顶级高手。“可能是个意外。”知情人说,民间捕蛇师都有多年的捕蛇、买蛇经验,对蛇的种类和品性都很了解。
不管是抓蛇还是救蛇,都有可能会被咬伤。抓蛇人有一种气场,蛇见了往往会躲。一般情况下,抓蛇人抓的是蛇的头部,而有些高手,则不一定抓头部,但风险也更大。
救蛇爱心人士阿宝讲述,他曾想救一条蟒蛇,结果不小心被咬中手臂,他本能地把手往外扯,蟒蛇死咬不放,咬得他皮开肉绽。
不能为放生而伤害人
民间放生,有时会放生蛇类。
知情者表示,前几年,一些放生组织为了方便,开车到东坪山上放生。后来,到东坪山游玩健身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有关部门也对放生组织提出劝告,所以他们才较少去东坪山,而选择到岛外一些偏远的地方放生。
南普陀寺后山也有人放生过毒蛇,一次下大雨,蛇被冲到山下,后来报林业抓走了。
市民刘女士是海沧一个放生组织的成员。4年前,她和别人从市场上买了3000多元的小蛇,到岛外放生。起初有人说直接在岛内放,考虑到安全问题,最后到灌口一个偏远的山上放生。
后来,刘女士等人就不再放生蛇了,改放生鱼和贝壳类海鲜为主。“放生是一种慈悲心,不能因为放生给自然生态和人类带来负担,不然就和我们原来的宗旨背离了。”
记者手记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对动物如此,对人亦如此。
据央视报道,野生动物放生出现“一条龙”服务:放生组织者提需求——向动物贩下单——动物贩放出购买信息——捕捉者或者饲养人捕捉、饲养——动物贩联系放生组织——放生日放生。如此循环。
正是因为有了“放生”的需求,放生者出钱,才有了放生组织者、动物贩、捕捉者和饲养者的牟利,造成了对动物的伤害。
而民间随意的放生,更是对动物的伤害。把外来物种放生到大自然,造成本地物种的灭绝;把在淡水生活的龟,放生到海水中,变成放死;胡乱放生物种,破坏食物链条、生态平衡……
而动物贩、捕捉者、饲养者等,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自食其果,反受到动物的伤害。
如此放生,岂是放生?实是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