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果农的“钱袋子”鼓了 文/记者王元晖沈彦彦 翔安记者站林瑞声蔡江沈 一辆辆满载着火龙果的货车,从大宅村口加速驶过,仅昨天一天,就有近6万斤的火龙果被输送到全国各地。 最近的翔安区大宅社区总是红彤彤的,火龙果耀眼的色彩,不仅映红了这片“红土地”,也辉映着当地果农乐呵呵的面庞。几天前,又大又甜的大宅火龙果正式采摘,今年,当地不仅产量增加,批发价也创下了每斤近4元的“史上之最”。 这是大宅果农们曾经所没有想到过的,在往年的这个时候,为了给他们辛辛苦苦培育出的果实找到销路,他们常常一家老小挑着担子,沿路叫卖,销售量却还是不尽如人意。 这所有的变化,源自翔安区为果农们“量身定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山林、果园、虾池等自然资源,通过入股或租赁等方式盘活集体资源,实现集体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促进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今年就明确地写入了翔安区“党建富民强村”的工作计划。 昨天,记者来到这片“红土地”探访时,大宅火龙果合作社负责人陈金发正忙着接电话——一个电话刚放下,另一个电话又来了。陈金发说,这都是收购商打来的,大宅火龙果这几天集中上市,蜂拥而来的收购商都排起了长队。 无论是在村口、田地里,还是在火龙果合作社的大门边,都可以留意到三五成群围坐在像小山一样的火龙果旁的农村妇女。她们一边把采摘下来的果实分拣装箱,一边大赞党的富民强村好政策。 大宅火龙果越来越有名,谈到这点,陈金发抑制不住心里的兴奋,他介绍,现在不仅是大宅居民,就连周边十几公里外的农民也纷纷前来加入合作社——在他们看来,有了政府的扶持,自己的增收就有了最为稳固的保障。 事实上,这几天,在新鲜火龙果高调落地的同时,一条崭新的产业链却在大宅社区悄然延伸——把火龙果花晒干后制成花茶,成了火龙果合作社增进农民收入的大胆尝试。 捧着红红的火龙果,如今大宅农民的心里比蜜还要甜。他们的经历,只能算是这些年翔安区“党建富民强村”的一个缩影。其实,翔安区探索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的“连片发展、资源开发、物业经营、乡村旅游、村企共建”的这“五种模式”,每一种都联结着累累硕果,每一种都蕴藏着耐人寻味的故事。 不过,从更宽的视野来看,无论是哪一种模式,指向的都是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农民们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而这,不也正是翔安区“党建富民强村”最重要的落脚点吗? |
相关阅读:
- [ 07-25]厦门将招101名非公党建协理员 今日起至29日报名
- [ 07-23]厦招考101名非公党建工作协理员 25日至29日报名
- [ 04-25]翔安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情暖千家万户
- [ 03-04]厦门市直机关党工委抓基层党建 开展述职评议考核
- [ 01-06]厦门市委召开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 [ 12-10]全国部分企业党委书记聚首厦门 分享党建经验
- [ 08-07]厦门招考首批非公党建组织员 共计划招考261名
- [ 07-27]湖里多项社区治理创新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全市广泛推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