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加伞车”上路=自找麻烦 调查:买把伞加10元就能包安装

2016-07-27 08:35:36陈小斌 陈晓青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市民声音】

“加伞车”安全隐患多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小斌 实习生 黄安东)昨日,本报《遮阳利器,也可能变伤人凶器》的报道一推出就引起广泛关注,不少读者纷纷来电诉说自己与“加伞车”擦肩而过的惊险遭遇,或针对“加伞车”违规上路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有一次,伞的尾翼直接从我脸上刷过,差点弄到眼睛,但车主没有一点歉意,竟然觉得是我挡了他的道。”说起那次的遭遇,市民张女士仍心有余悸。她说,她经常在BRT金山站搭车,站点附近非机动车道上就有不少这种“加伞车”,经常导致险象环生。

市民黄先生表示,摩托车或电动车一旦加装遮阳伞,不仅遮挡驾驶人的视线,“就连我开车在他们后面时,前方视线也被他们挡住了,而他们又特别喜欢穿行在车流中,我经常得急刹车给他们让行”。

网友“叶某师傅”认为,不仅一些“加伞车”开得快,有的骑手还边开车边玩手机,尤其是一些送餐员经常这样做,特别危险。

“‘加伞车’的宽度超过车辆把手,当车子与他人‘擦肩而过’时,伞面正好与对向行人眼睛的高度接近,一旦刺到他人的眼睛,后果不堪设想。”网友“凤舞云端”说,“乘坐‘加伞车’的多是女性,她们主要是为了躲避太阳暴晒。我认为,不要以生命赌美丽,否则一旦发生意外会追悔莫及。同时,也希望能从源头管住 ‘加伞车’,遏制住危险的苗头。”

【记者手记】

要从源头管住“加伞车”

不可否认,烈日下的摩托车如果有了遮阳伞,就犹如人在一棵大树下“好乘凉”,但不容忽视的是,这样一把遮阳伞遮了太阳,却有可能危及伞下和伞边人的安全。

都说,每一次意外的发生,偶然中存在着某种必然。每逢炎热天气来临,在路上“驰骋”的遮阳伞就陆续增多,关于遮阳伞“闯祸”的事件也频频发生,轻则致人受伤,重则让人丢了性命。我们在感慨不已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反思:为了一时阴凉而漠视安全,值得吗?

我想,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作为交通参与者,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不仅是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更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安全。

而从警方严查非法加装遮阳伞的行为来讲,笔者认为,他们实则是在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保驾护航,是在压制住危险因素的膨胀,否则一旦发生悲剧,当事人将会追悔莫及。

但交通参与者的自觉和警方的查处,并不能根治这种危险行为,如果在源头将其遏制住,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店家收费帮骑手们非法加装遮阳伞,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拿出一些处理办法,并进行联合执法,进行查处,从源头遏制住摩托车和电动车非法加装遮阳伞的行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