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0年代“鼓浪屿南部海岸浪击鼓声的岩石” 。(Mee Cheung美璋摄高振碧收藏)
2、1908印发的《厦门旅游导览》封面。
3、1908印发的《厦门旅游导览》内页“Drum Wave Rock”(鼓浪石)。
4、1910年代,在鼓浪石上玩耍的中外儿童。
5、鼓浪屿西南海岸的鼓浪石。
6、历史影像与现实景观的考证。
厦门日报讯(文/陈莼 高振碧 图/高振碧 Bill Brown)随着暑期的到来,厦门又一次开启了游客蜂拥而入的旅游旺季模式。鼓浪屿作为厦门的地标之一,素有“海上花园”之誉,是游客的必到之处。岛上一块只有天文大潮时才会被海水漫至脚下的风化石,被立碑冠以“鼓浪石”之名,也是游客们驻足观赏之地。
今天,本报邀请厦门历史影像研究会专家高振碧先生,为大家讲述“鼓浪石”的前世今生。据说,它给“鼓浪屿”岛名的来历,注入声形可绘的人文色彩。
[唐宋时期]
大潮波涌时发出擂鼓般隆隆声
因而取名“鼓浪石”
唐、宋时期,位于厦门岛西南方的鼓浪屿,因小岛呈椭圆形状,沙滩、碧浪环绕,被称为“圆沙洲”或“圆洲仔”。那时,岛上巨石满坡,礁盘漫滩,人烟稀少,满眼荒凉。
宋末元初,海澄(现龙海)和海沧出海捕鱼的渔民常来此避风歇脚,小岛逐渐有了人气。在圆洲仔的早期开发中,人们发现小岛西南海滩上屹立着一堆数人高的海蚀岩,中间被海水冲蚀成天然穿洞,每当大潮波涌,风浪拍击岩洞便发出擂鼓般隆隆声,尤其是刮西南风的夜晚,鼓浪之声能够传遍半个岛屿,“鼓浪石”之名逐渐传开。
[清末]
世人不忍“鼓浪石”消失
基础部位用石灰加固
拿1900年代几张已发布的印刷品册页与明信片比对,可以发现,因无情时光的磨砺,长年海浪的冲刷,“鼓浪石”已处于礁岩风化的“濒危”状态。清末,已经有人不忍心看它消失,在它的基础部位用石灰加固(见图1)。
1908年,当时的清政府选择厦门作为接待美国大白舰队访问中国的唯一港口,美国基督教归正会为美国水兵游玩而精心选编的一本厦门旅游导览《Amoy 1908》( 1908年,厦门),就有这块奇特的礁岩“DRUM WAVE ROCK”(鼓浪石)(见图2、图3)。
看百年前的历史影像,大海与鼓浪石相伴,那个能够鼓声的洞穴不大,而且直对着海面,只要潮位、风力和风向组合适宜,一定会有奇观出现。
[现代]
“鼓浪石”真伪引争议
历史影像见证它的存在
近年来,有人为这堆礁石的真伪争论不休,大家要是能够读到这张英资鼓浪屿美璋照相馆发售的百年明信片和英文原注“The Drum Wave-Rock on Kulangsoo South Bench, after which the lsland ls called.”(鼓浪屿南部海岸浪击鼓声的岩石)后,还会挑战历史影像和老外的文字记录吗?
如今,在收藏、研究厦门历史影像已经变成群众性爱好的时候,不少被遗忘的老照片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张上个世纪10年代《在鼓浪石上玩耍的中外儿童》,定格了两个外国小孩在鼓浪石洞旁快乐的神情。此时,在鼓浪石上玩耍的两位留着清代长辫子的鼓浪屿男孩,被拍摄入画成了有趣的背景。有图有真相,这充满童真和谐的一幕,正说明“鼓浪石”早已存在,它是鼓浪屿岛上人们喜欢的所在(见图4)。
十年前,笔者赶上一次天文大潮,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录制了一段“波涛隆隆、鼓声阵阵”的难得视频,或可作为鼓浪屿自然奇观的佐证。
现在,“鼓浪石”周边环境受到人为改变。70多年前,一座碉堡就像防波堤挡住了正面袭来的海浪,那个天然洞穴也被新中国的民兵扩挖成海防前线的“哨位”。现在,如果浪不来,鼓不响,实在不能怪它,更不能因此质疑它是否的存在(见图5、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