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百名专家”志愿者进社区义诊> 健康养生 > 正文

食用小龙虾可引起横纹肌溶解 烹饪时应煮熟煮透

2016-07-21 17:52:19苏奇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晚报讯(记者 苏奇)眼下正是吃小龙虾的旺季,近两年小龙虾成为厦门大小排档的“新宠”,不少市民喜欢买上几斤小龙虾,三五好友相聚喝酒。不过,有报道称,这个月南京发生了因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据了解,目前厦门尚未接到此类病例。

【医生】

小龙虾可导致横纹肌溶解已明确,但病因尚不清楚

据了解,疑似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就医的事件,曾在多地发生过。市肾脏病专科分会主委、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张燕林说,食用小龙虾可引起横纹肌溶解是比较明确的,南京、武汉等地均有相关报道,但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有人推测,这或许与洗虾所用的“洗虾粉”有关;有人认为可能与小龙虾中的重金属沉积有关;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小龙虾养殖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还有的则猜测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如患者本身免疫力差异等。

厦门的小龙虾货源与上述地区相同,为何相关案例多发生于南京等地呢?张燕林认为,这或许与食用的量及饮酒有关。“前不久我们去南京参加学术交流,看见当地吃小龙虾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随处可见,一只大锅装着十几斤小龙虾,几个人围着边吃边喝啤酒。”

【商家】

今年小龙虾销量比去年翻一番,基本都是养殖的

记者在一家知名美食点评网站上看到,小龙虾在厦门人气美食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名。很多大排档都能看到堆成小山一样的小龙虾,商家推荐的招牌菜,也出现了小龙虾的名字。

在中埔水产品批发市场,有两三家从事小龙虾生意的商户,每天从这里卖出的小龙虾大约占据了厦门市场的“半壁江山”。商户李先生说,之前小龙虾对厦门本地人没有吸引力,但随着外地人多起来,这几年小龙虾的生意也越来越火,一些本地人也都被带动起来了。

他说,今年以来,小龙虾的销量比去年同期翻一番。他估计,厦门一天小龙虾的消耗量有四五吨。

除了中埔,很多经营小龙虾的餐馆都有各自的进货渠道,有的从产地直接进货,还有一些散客则到八市等市场购买。“现在市面上基本都是养殖的,厦门的小龙虾最主要的产地是江西以及湖北、江苏。”他说。

中埔水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说,市场内经营小龙虾的商贩须提供原产地证明,可以据此追溯小龙虾的来源,市场也会不定期抽检商贩的小龙虾。

【特别提醒】

高温天中暑当心肌肉溶解

张燕林说,引发横纹肌溶解的原因,除了吃小龙虾,还有其他一些情况,比如挤压伤、酗酒、过度运动、严重外伤、重度中暑、药物不良反应等。根据不同原因,可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疲劳、无力等症状。

现在的人特别重视运动,不过,三伏天在酷热环境中剧烈运动,要当心中暑(热射病)伴发横纹肌溶解。人的肌肉由肌肉细胞组成,当夏季运动强度过大时,肌肉会因过度使用而溶解,剧烈运动后发生中暑则会进一步加重肌肉细胞损伤。

张燕林说,几年前曾接诊一名武警,因高温天户外训练中暑,诊断为热射病,送到医院时腿肿得像大象腿,肌酸磷酸激酶高达7万多mmol/L(正常值为:男666.8-1500.3mmol/L,女500.1-1000.2mmol/L)。幸好抢救及时,患者最终捡回了一命。

【链接】

小龙虾食用注意事项

●不要在街头小摊购买小龙虾,不要自行到江河湖沟捕捞野生龙虾,不要购买非养殖的龙虾。

●不要进食死虾,有异味或不新鲜的小龙虾不要吃。烧煮前尽量清洗干净,多在干净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去除腮部及肠道。

●烹饪时应煮熟煮透(100摄氏度烧煮10分钟以上)。小龙虾体内可能存在细菌和寄生虫,且外壳较硬,烹饪时间可长一些,以有效杀灭细菌或寄生虫。吃未煮熟的小龙虾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肺吸虫病,最好去除头部并抽掉尾部虾线(肠道)后进食。

●进食小龙虾要适量。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丰富的嘌呤核苷酸,多吃会诱发痛风,再搭配啤酒就更不健康了。啤酒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可导致血中尿酸增高更快。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小龙虾过敏者尽量不要吃。

●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浑身乏力、小便颜色变深甚至呈酱油色,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并说明进食史。可先自行催吐,大量喝水以防肾损伤,减少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