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是一座风景美丽的宜居城市。在优美的环境背后,离不开环保工作者的艰辛努力。这些年,厦门取得了许多环保方面的荣誉: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等。去年,厦门更是率先在全省通过国家生态城市验收。环保工作者的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他们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今日,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厦门晚报社开辟专栏,带您走进基层环保人的世界。 林文辉采集水样 林文辉采集土样 厦门晚报讯(记者谢雨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翔安分站负责人林文辉1995年考上大学,在他读书那会,“环保”这个词还很冷门。林文辉之所以选择读生物与环境工程,是因为他那时从新闻中看到,中国和其他大国外交时,频繁提起“环保”方面的合作。他认为选这个专业肯定好找工作。 投身环保后,林文辉的工作并不轻松——他要蹲在河边或排污口采集水样,爬上排气烟囱采集气体,跑到郊外挖土壤或到工厂采集固废样品。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林文辉更需第一时间到场,采集污染物回去化验。林文辉渐渐懂得,“环保”是一份厚重的责任,需要不懈地努力。对他来说,采集最客观真实的样品、获得可靠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挑战】 到新站工作人手少他还要兼专职司机 说起在市环境科研所工作期间最有成就感的事,林文辉首先想到的是他参与修订并主笔《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个过程有点漫长,前后耗费了六年时间,项目从2005年启动至2011年正式颁布。这六年,林文辉查阅了很多资料,跑了数不清的工厂,每个数据对于他来说都是心血。在标准颁布被新闻报道出来那天,林文辉特意把报纸留了下来。 2014年5月,根据市环境保护局的调令,他将作为负责人被调去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翔安分站工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蔡启欣回忆,相比其他站点,翔安分站是一个全新的站,基础薄弱,而且工作地点远。当时,在调派人手过去时,很多人都不愿意。不过,林文辉坦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翔安分站成立初期,包括林文辉在内只有三个在编人员及一辆车。因为人员少,林文辉还要兼专职司机,有时一天下来就跑两百多公里。 |
相关阅读:
- [ 06-16]怎么还有人敢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 [ 05-15]构建六大环境监测网 到2020年全省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
- [ 05-04]机动车尾气检测成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重灾区”
- [ 04-18]福建省出台新举措力促环境监测公开
- [ 01-06]一图观政: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咋处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