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警械发明专家”再推发明 为民警撑起“金钟罩”

2016-07-11 12:03:35黄晓洁 张玲玲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开栏的话

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推进“四项建设”,激励引导广大民警立足岗位改革创新,今年4月至12月,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改革创新大赛,鼓励公安民警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小革新、小发明推动警务效能大提升,以“微警务”、“微创新”做好平安建设大文章。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我市警方于5月举行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外围赛,向全市公安民警征集创新作品。活动开展一个月,就收到了47个参赛项目,有管理类、有服务类,品种多样。经过初赛选拔,28个创新项目成功晋级。自今日起,本版开设“改革创新大赛风采”专栏,陆续为您展示我市警方参赛创新项目。

张雄伟(左一)演示抗刀破胎叉使用技巧

多功能刺棍与枪械配合使用

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晓洁 张玲玲)他是厦门“警械发明专家”,他研发的攻防一体防暴盾牌、夺刀器、擒控器等警械装备被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广泛应用,他就是市公安局同安分局专项办调研员张雄伟。去年3月,张雄伟又发明了两样新式警械装备,并获得国家专利,用于针对打击暴恐活动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这两项新发明因实战作用突出,可攻可守,为处突民警构建起一道“金钟罩”,继而成功入选市公安局改革创新大赛外围赛。

抗刀破胎叉演练

抗刀破胎叉:外形似“筅竹” 对人车可攻守一体

暴恐分子和极端个人犯罪一般都惯用刀斧等冷兵器近距离砍杀,造成群众和处置民警伤亡。而手枪在近距离与刀具对抗时,除击中头部和心脏,很难有效阻挡刀具快速且近距离砍杀,而且公安民警也会担心手枪子弹近距离射击造成穿透而误伤群众或队友,手枪在近距离作战中呈现短板。遭遇车辆冲撞,传统的阻车钉笨重、耗时。基于此,去年3月,张雄伟开始潜心设计,经过一个多月的实验,他的第一把抗刀破胎叉制作成功。

抗刀破胎叉外形似“筅竹”,主杆呈弧形,开口朝外,主杆上下方向有12根刺钉依次排列,其中有两根为“空心钉”,其余为“实心钉”。握杆是一根1米多长的可伸缩空心钢管,重量轻,又方便携带,单人操作即可,较传统的制式阻车钉更省人省力。

除了研发工具,张雄伟还钻研了与工具配套的技战法。遇到持刀具的暴恐分子,可采用戳或顶的方法阻断对方的前进路线,也能够与暴恐分子保持距离。如果暴恐分子反抗,向上挑开对方手臂,刺钉会致其手臂受伤失去攻击力。如果有车辆冲撞,把抗刀破胎叉快速扔到车轮下,可造成车辆破胎阻断。

张雄伟说,设计这个抗刀破胎叉的灵感来自他在火车站看到打扫卫生的“尖头扫把”,扫把边缘是一根根向外的刺,正如他设计的12根刺钉,可攻可防。

张雄伟展示多功能刺棍

多功能刺棍:外形似长矛 轻便且出刀迅速

张雄伟发明的另一项新型警械装备叫“多功能刺棍”,设计的背景也是与暴恐分子和极端个人犯罪的近距离对抗警械。

因为喜欢兵器,所以张雄伟平时也喜欢看一些武器装备的书。去年4月,他在一本书中看到描写明朝抗倭寇名将戚继光发明的“棍加刀”做法,让他想到制作一支“长警棍”,并激发了他的灵感。他马上开始着手设计,借助现代工业技术,全新研发出了融防守与攻击、杀伤与非杀伤为一体的新型防暴警械。

多功能刺棍外形似长矛,棍体分为上管和下管,可拆分成两段,便于携带,“十字”长刀头藏于上管中。遇到袭击旋转手柄,刀刃迅速弹出,进入战斗状态,即可像长矛一样进攻。而且具有三种攻击方式和四种防守动作,易学实用。同时,抗刀破胎叉和多功能刺棍均可以结合枪械组合应用,打击效果更好。

研发十余年:为基层破解难题 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自2002年开始,张雄伟开始研发警械装备,至今已有14年的时间。他说,他研发的初衷不仅是个人爱好,更多的是服务实战,为基层破解难题。

2008年,他发现派出所在处置精神病人持刀伤人事件时,民警被精神病人砍伤的案例时有发生。为了保护民警执法,2009年,他发明了夺刀器和擒控器,并在全市乃至全国各基层派出所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我市基层处置民警至今“零受伤”的成绩。这两项发明得到了公安部领导的认可。2013年和2014年,他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公安基层技术创新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