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文化创意 以厦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基础,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加强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设计提升,加快培育双向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 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项目2:数字内容编码压缩和传送 项目3:设立数字内容后期制作孵化器 9、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现代种苗业、智能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具有厦门特色的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繁育、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保护收集利用。推广优质抗病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及快速扩繁、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研发低碳轻面源污染农业新技术。 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创新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新模式 项目2:建设高效栽培示范与新优品种引繁基地 项目3:建设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系统 项目4: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工程 项目5:建立作物健康栽培管理平台 10、民生科技 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人口健康、生态环境、海洋经济、绿色建筑、资源、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为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提供科技支撑。 重大创新专题 项目1:智能交通诱导技术创新项目 项目2: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 项目3:可信二维码公共服务平台 项目4: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 【回顾】 “十二五”厦门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一连串“国字号”荣誉和称号,从侧面说明了厦门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就——厦门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等。 高新技术产业 “十二五”期间,厦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占全省半壁江山;创新型企业达到331家;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9%,居全国前列; 光电、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光电、软件信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科技创新体系 厦门形成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体系; 各类研发机构476家、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77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国家级4个)、加速器2个; 厦门已建成“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厦门)示范基地”,建成全国首个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创新创业环境 出台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重大科技政策法规; 通过市校、院地、对台、国际等四大科技合作工程,汇聚全球科技资源。与国内22所重点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已有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两岸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厦门生物产业研究院、中船重工725所厦门材料院、厦门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等50多所技术转移机构。 科技体制改革 改革科技投入方式,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立了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全市财政科技投入78.32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53.99亿元;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 成立了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设立了科技支行; 建立了风险补偿基金。 科技创新绩效 全社会科技投入(R&D)占GDP的比重达到3.03%,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获得国家资金支持22.6亿元,是“十一五”的2.3倍; 厦门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4件,是“十一五”末的3.7倍,为全省的3.1倍、全国的2.3倍; 技术合同交易额185.54亿元,是“十一五”的2.9倍,占全省64%;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厦门大学疫苗研究团队荣获2015年度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科技惠民成果 率先启动了“科技惠民计划”,打造食品安全梦、健康幸福梦、环境生态梦科技惠及民生三大梦; 思明区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相关阅读:
- [ 06-03]于伟国在厦门调研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 [ 05-14]央广聚焦厦门产业转型发展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圈"
- [ 04-25]厦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闯出“靠海吃海”的新路子
- [ 01-27]厦门重金扶持科技创新 争取发放担保贷款7亿以上
- [ 01-24]厦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 垃圾桶“嘴巴”可大可小
- [ 10-26]厦加快出台科技创新具体行动计划 年发2500万“科创红包”
- [ 09-07]研制神奇发光黑板 中学生斩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奖
- [ 08-31]亿扬能源科技创新煤矿风排瓦斯规范需放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