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为老字号定制“护身符” 草案今提交市人大审议

2016-06-27 16:38:03彭菲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陈薪宇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数字】

截至目前,厦门老字号品牌包括

●中华老字号12家

●福建老字号4家

●厦门老字号80家

  厦门将通过立法保护老字号品牌,鼓励和促进老字号的健康发展。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彭菲 图/陈立新)山寨货冒充“老字号”,除了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外,受伤的还有真正的老字号企业。为了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我市将通过立法提供法规保障。今天上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厦门市老字号品牌保护发展促进办法(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据了解,这是我市人大代表第一次联合起草法规草案。

【回顾】

10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保护厦门老字号

以往法规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时,一般都是由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来做说明。而《厦门市老字号品牌保护发展促进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草案)》则是由市人大代表、议案领衔人朱奖怀进行说明的。

此次立法还要从一件议案说起。2015年2月,在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朱奖怀等10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保护厦门老字号立法》的议案,建议通过立法规范保护推动厦门市的老字号品牌发展。

议案当时即被列入2015年度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调研项目,之后市人大法制委组织开展立法调研。今年2月,该立法项目纳入2016年度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立法项目,交由教科文卫委进行初审,提出议案的代表参与了立法过程。5月初,《办法(草案)》与市民“见面”,市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目前,经过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的初审《办法(草案)》形成了建议修改稿。

【亮点】

如何认定老字号本土老字号必备7大条件,“35年”是硬指标

此次立法旨在保护厦门辖区内的老字号,包括“中华老字号”“福建老字号”和“厦门老字号”。其中我市只能认定“厦门老字号”,其他两类老字号均需逐级上报才能够认定。

“厦门老字号”的认定范围为“在厦门市行政辖区内登记设立并持续经营的企业或组织”。草案建议修改稿中明确了认定“厦门老字号”必须具备7大条件,其中“字号创立不少于35年(含)”为硬指标。

原草案设定的条件为“连续经营15年以上”,但调研时业内普遍认为时间不宜短,最后参考了《“福建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认定的“40年”。

“厦门老字号”认定、授牌等相关工作,将由市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设立由我市各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老字号的评审和相关的论证工作。

如何保护与发展老字号申请专利应给予补贴,鼓励设立展馆展厅

建议修改稿鼓励老字号在历史文化上“做文章”,同时还鼓励老字号商贸建筑、产品生产技艺、独特经营方式申请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立历史展示厅(馆)等,“相关历史风貌建筑应优先用于老字号展示厅(馆)建设”。

为了提升对老字号祖庭的保护,草案建议修改稿规定,市、区两级政府应当组织对老字号聚集区建筑、老字号特色商业街建筑、老字号企业祖庭建筑进行评定,符合条件的应当纳入历史风貌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拆迁时应征求市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依据草案建议修改稿,在资金扶持方面,已经取得厦门老字号称号的企业进行专利、驰名商标申请时,财政按相关政策给予补贴。若老字号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可申报技改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资金支持。

如何监督与管理违规老字号将被“除名”,“山寨货”可扣押

如果是名不符实的“厦门老字号”,将会被撤销并曝光。

草案建议修改稿中,列出了5种将被撤销的情形:

●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老字号称号的;

●擅自改变老字号所认定的使用范围,经责令限期改正,仍不改正的;

●利用老字号称号,粗制滥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情节严重的;

●伪造、涂改、复制、出借、出租、出售老字号证书、牌匾、标志等证明文件的;

●其他损害老字号称号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侵犯厦门老字号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例如,“山寨货”由于其企业名字、字号、包装等容易造成公众误认或混淆,草案建议修改稿规定,对于这类行为,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封存、扣押等强制措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