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邬秀君 黄晓波 图/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一岛繁华,不尽是太平美满,或许波谲云诡,暗涌深藏。斑驳红墙内外,出现多少以暗号接头的恍惚背影。羊肠小道,也听闻过突起的枪声。这些也曾是鼓浪屿的历史,众多仁人志士在这片华丽且复杂的小岛上,上演过不带彩排的人生大戏。
如今,华美的建筑依旧,天风海韵依然,但一幕幕“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视死如归的画面不应被遗忘。在革命年代,鼓浪屿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儿女坚定不移、机敏斗敌的大舞台,上演了一部部“血色浪漫”的经典传奇。鼓浪屿也因此成为“红色之岛”,成为捍卫革命成功的“红色堡垒”。
血雨腥风的岁月早已消散,时光如风雨,虽然会冲刷并带走一些东西,但也会留下永恒的记忆。我们喜爱这座小岛如今的文艺和清新,但我们更应该缅怀和追忆,她的另一种味道:那便是她留给后人的革命遗址以及和这些遗址相关的悲壮往事。
【革命遗址往事】
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
地址:内厝澳路449号
假婚礼掩护党代会召开
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
喜庆的锣鼓敲敲打打,“新郎”领着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走进鼓浪屿内厝澳的曾家园。这是1930年2月15日上午,发生在鼓浪屿的一幕。
事实上,婚礼只是掩饰,真正的仪式是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这出戏的主角是邱泮林和何正生,而导演是时任共青团省委组织部长的王德。
1930年初,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交给王德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便是为省第二次党代会的召开,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王德想到了一个好地方,那便是鼓浪屿内厝澳449号的曾家园,那里位置相对偏僻,又有足够的房间供与会代表住宿。重要的一点是,化名王德的曾宗乾和别墅的主人曾坤东又是同族,这位印尼华侨老实厚道,不会出什么岔子。选好地点后,王德找来两名男女代表假结婚。在婚礼的掩护下,大会顺利召开,对指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福建省的革命战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地址:福州路127号
指挥全省武装斗争的要地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福州路127号是当年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80多年前,这里是指挥一场场无声战争的“司令部”所在地,一对革命伉俪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1930年6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军委书记的蔡协民与军委秘书的曾志,双双来到鼓浪屿,他们以夫妻名义租下福州路127号的第二层,一间可以相通的一厅两房,且站在房间的凉台可观望对面蔚蓝海面和鹭江道。这里成为蔡协民指挥全省武装斗争和军事建设的机要之地。军委文件的交换由秘书曾志负责。每天上午,曾志都会像家庭主妇一般去市场买菜,但实际上她是要将一些重要文件转交出去。负责接头的是一个年仅十五六岁的男孩,名叫黄业章,住在虎巷8号,那里是当时的省委机关旧址。然而,仅仅不到一年,虎巷8号的省委机关遭到破坏,蔡协民与曾志也不得不搬离福州路。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
地址:虎巷8号
门环曾是地下党联络工具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
虎巷8号住宅,是一栋充满传奇色彩的建筑。这栋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在上世纪30年代初,是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
1930年8月,曾志遵照中共福建省委指示,以私人名义租用该楼作为省委机关办公地。机关的工作人员对外宣称是一家人:省委书记罗明是老板也是大家长;他的夫人谢小梅是老板娘也是大嫂。同时,“家庭成员”还有省委秘书杨适、组织部长谢景德、宣传部长王海平以及他的夫人梁惠贞等。最后,还调来了“佣人”郭香玉和她的儿子黄业章。
1931年3月25日,国民党最终搜查到了这里,并逮捕了杨适、李国珍、梁惠贞、郭香玉、梁云屏和高大安等待在机关的同志。最终,杨适被押往南京,就义于雨花台。李国珍、梁惠贞与先后被捕的厦门市委常委郑裕德、林树根一起在厦门禾山英勇就义。
岁月变迁,原本设置在楼房大门上的门环,已保存在厦门博物馆。当时,这个小小的门环曾是中共福建省委地下党联络暗号的工具。
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旧址
地址:泉州路54号
台籍医生开诊所掩护同志
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旧址。
泉州路54号曾是革命时期的联络据点: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
1932年,台湾籍医生李永章来到鼓浪屿,用借来的500元,在泉州路54号的这栋洋楼开设私人诊所,取名神州医院。同年2月,李永章结识了台湾同乡张水杉,在张水杉的介绍下,李永章认识了厦门中心市委组织部长严壮真,后来严壮真介绍李永章加入中国共产党,神州医院也成立了党支部,李永章变成支部负责人。以神州医院为据点,李永章成功掩护了众多地下同志进行革命活动。他们甚至还营救了进步学生陈丽华、曾毓秀,保释她们出狱。此外,李永章还为张云逸将军治过病。
神州医院开设2年后,有同志变节,神州医院的据点遭到破坏。1934年11月,李永章离开厦门,奔向上海。
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旧址
地址:安海路14号
救亡剧团成员最小7岁
厦门英华中学旧址。
如今,位于安海路14号的厦门二中,安静有序。70多年前,在这里成立的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前夕,在中共厦门工委领导下,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宣传团、慰劳工作团、文化界救亡协会、鼓浪屿青年抗战服务团、厦门诗歌会和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等团体的成员共108人,在鼓浪屿英华中学(现厦门二中所在地)集会,宣布联合成立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团长为施青龙(施大德),副团长谢亿仁(谢怀丹)。全团分为9个工作队,其中第九工作队为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简称厦儿团。厦儿团30多人当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7岁。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闽中、闽西南和城工部三个系统的地下党组织先后在英华中学建立党支部,从事革命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斗争中得到锻炼。
启新书店旧址 地址:龙头路53号
党员抵押房子开进步书店
启新书店原貌。
在鼓浪屿,曾经有一间小书店,在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和谈时期,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这要从1946年,中共福建省委闽江工作委员会(简称江委,即省委城市工作部的前身)负责人李铁派党员黄猷来厦说起。
黄猷是厦门人,当时是福州协和大学的学生。江委的另一名党员李成章当时也在厦门,他家在鼓浪屿开设启新印刷厂。回到厦门的黄猷和李成章发动印刷厂的工人秘密翻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几本小册子。之后,他们利用民主书刊可以出版发售的有利时机,开设了启新书店。当时为了开这间书店,黄猷甚至把家里的一套房子抵押给银行。书店的店面是租来的,地址是龙头路71号,如今已经改为53号。当年4月,书店开张后,出售《文萃》、《民主》、《周报》等进步刊物,吸引了大批顾客。
中共(城工部)厦门市委机关旧址
地址:内厝澳路197号
据点内多次召开重要会议
中共(城工部)厦门市委机关旧址。
内厝澳路197号是一座建于1933年的洋楼建筑。这座小洋楼是中共(城工部)厦门市委机关旧址所在地。
这栋楼房的主人是华侨,抗战胜利后交由亲属管理,一位老大娘带着小孙女看管这栋楼房。当时,英华中学学生陈可练、陈秋梅和周文汉三人租住在这栋楼房一层。当时,这三人已经是城工部地下党的革命群众,后来入了党并在这里成立一个党小组。城工部在厦门的党组织负责人王毅林经常到这里与这三人联系。后来,他发现这个地方非常好:周围环境幽静,房东老大娘为人善良、关系简单。王毅林决定把这里作为党组织活动的一个据点。1948年5月,城工部厦门市委成立,这里就成为市委领导机关所在地。
这个据点成立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市委多次会议在这里举行,许多重大决策都在这里做研究和部署,并且,城工部厦门大学第一届总支委员会也在这里成立。到1949年春,城工部党员已发展到180多人。
英雄园
地址:鼓声路1号琴园景区内英雄山上
英雄为解放厦门浴血奋战
英雄园。
鼓浪屿琴园景区内有一座山叫英雄山,这座山原本名为旗仔尾山,因纪念为解放厦门而英勇牺牲的1000多名烈士而易名。
1949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第31军、第29军开始对厦门发动越海作战。当天下午,第31军的271团、277团的船队率先从海沧和海澄沙坛起渡,兵分两路向鼓浪屿西南部进发并在旗仔尾山下抢滩登陆。271团团长王兴芳身先士卒,率战士与敌军激战。不幸的是,王兴芳在战斗中多处中弹,壮烈牺牲。而陵园的另一位主角张钦芝则是在1949年的9月,解放嵩屿半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当时年仅25岁。
两位烈士的墓原本位于鼓浪屿大德记,为合葬墓,后来,墓又迁至皓月园内。1999年,该墓再次迁移,安置在如今的英雄山。
【建议】
介绍革命遗址
传播红色记忆
记者近日在鼓浪屿走访了8个革命遗址,发现这些遗址基本都回归建筑最初的功能——住宅、店铺或学校。但比较可惜的是,除了虎巷8号和英雄园,其余几处遗址都没有相关的标识或指引,如果不是事先查阅过资料、听过学者介绍,根本无从得知建筑背后竟有如此深厚的红色往事。
“鼓浪屿的这些红色往事,应该更好地传承下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奖怀认为,一方面,可以考虑利用指示牌等,对这些遗址做介绍,让到访的市民和游客知道这里曾有红色记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鼓浪屿红色往事研究机构,或者把鼓浪屿的党史研究专门列为一个课题,并把研究成果多渠道地宣传,让广大市民知晓,甚至可以把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编进厦门中小学课本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