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26日讯(导报记者刘承烺通讯员潘志坚蔡伟璇文/图)6月22日,厦门翔安新圩镇金柄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翔安拍胸舞代表性传承人黄欲国,因罹患肝癌晚期不幸离世,享年63岁。在5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从一个农民,成长为翔安拍胸舞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大师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已经远去,但拍胸舞的音乐没有停。据介绍,翔安现有拍胸舞传承人9人,并有数百名群众长期参与传承、表演,其中少儿传承人占了相当的比重,年龄最小的仅有9岁。而拍胸舞,也进入翔安多所中小学作为校本课程进行传承和保护,并成立了少儿拍胸舞表演队。
拍着胸脯跳了50多年
黄欲国,原名黄谷,出生于1953年。
年幼时,黄欲国经常跟随叔公组织的业余民间拍胸舞艺术表演队,出入民间各类迎神赛会、婚丧喜庆活动,耳闻目染,他渐渐爱上了拍胸舞。六七岁时,开始向长辈学艺。天资聪颖的他,很快成为当时颇受乡民喜爱的“拍胸舞小舞星”。
拍着、跳着,不知不觉过了50多年,黄欲国熟练掌握了拍胸舞各项技艺。
黄欲国善于根据舞蹈环境和情绪进行表演,两个手掌变幻有序地击拍胸膛、手臂、大腿和额头,继之又用曲起的双臂猛夹两肋,发出劈的响声,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舞蹈动作明快。“青蛙游泳”、“老鼠出洞”、“公鸡展翅”、“螃蟹走路”、“斗鸡”……黄欲国的表演,动作组合有趣,总是那么的酣畅得意,极具感染力。
黄欲国长期从事拍胸舞表演,多次参加大型表演活动。2006年12月参加了“厦门经济特区25周年及海西之光文艺晚会”大型原生态舞蹈表演,其作品《莲雾香,莲雾甜》获得观众一致称赞。而以黄欲国为首的拍胸舞团队,道路也越走越远,殊荣不断:2008年荣获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铜奖;2012年三度登上央视舞台;2013年5月应邀参加“第五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江南民间文艺展演”,表演节目《丰收时节》获得最高奖“优秀演出奖”;2014年3月,央视《远方的家》栏目来到新圩镇金柄村拍摄拍胸舞的精彩表演。2014年,黄欲国也被评为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先进个人。
“抓”家人传承拍胸舞
近年来,黄欲国致力于后继人才的培养。他利用农闲时间,组织40多名村民,采取集中培训方式,传授舞蹈技艺,组建了一支稳定的拍胸舞表演队。同时,还利用社区文化广场组织拍胸舞表演活动,既训练了演员的表演能力,又增强了表演队的吸引力。
但事实上,拍胸舞文化的传承和人才培养并不简单。据翔安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整个翔安区早期独存一支较完整的表演队伍,主要为新圩镇金柄村村民利用农闲自娱自乐的形式加以传承。但随着新区的开发建设与农民的体制转型,传承人曾一度减少。“像黄欲国这样全身心投入,耗费一生的精力去做一件事的大师,已经不多了。如果没有做好文化传承的工作,可能拍胸舞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而黄欲国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他先是从自家人中开始培养接班人。儿子黄阿榕最先被他拉进阵营中;看到外孙黄华荣对拍胸舞也有兴趣,也把他当作隔代传人开始培养。
走进校园培养“大师”
与此同时,黄欲国还广收徒弟,期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到拍胸舞的表演中来。渐渐地,同村年轻人黄冬臻逐步显现出他的悟性和对拍胸舞的热爱。黄欲国对他也是关照有加,着重培养。翔安区也将黄冬臻推举为拍胸舞区级文化传承人,并给予补贴,以便让他多在拍胸舞上花心思。
由于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传承人数量不断增加。黄欲国在全区多处开始组建拍胸舞传承队伍。同时传承工作进入校园,现有新圩中心小学、新圩社区等多支少儿拍胸舞队。
据拍胸舞市级文化传承人黄呆先生介绍,黄欲国和他每周四下午都会到金柄小学,教学生跳拍胸舞。“现在他‘走’了,教学的重担落在我的身上,我必须接过这个接力棒,把拍胸舞好好地教给孩子们,不能断了。”
据了解,新圩中心小学也在开展拍胸舞教学。黄呆说,目前学习拍胸舞的孩子每所学校都有10多人。而村子里的成人表演团人数也维持在30人左右。每当有表演时,大家都会聚在一起排练,带上孩子们一起参与表演。“我们从2006年开始教,到现在,有许多孩子已经可以登台演出了。”黄呆说,就在今年正月十一,已经被查出罹患肝癌晚期的黄欲国,还带着小演员们到福州参加表演。
黄呆说,他年纪大了,精力有些跟不上,加上黄欲国老大哥的突然离世,也让他有些伤感。未来培养传承拍胸舞的重担,需要黄冬臻等青年人发挥更大的作用。“下一位拍胸舞大师,也许就在他们这一批年轻人当中”。
链接 拍胸舞:“闽南迪斯科”
拍胸舞俗称“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是一种男子在无音乐伴奏情况下,徒手赤膊拍打身体发出声响的民间舞蹈。其历史悠久,至今留有古闽越族原始祭祀舞蹈的余韵,主要流传于台湾、泉州及厦门等闽南地区。
翔安拍胸舞是厦门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素有“闽南迪斯科”之称。
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以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蹲为主,拍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处,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蹲步和颤头动作,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
这些动作组合主要有“七击”、“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阉鸡行”等。
音乐最初都配以南曲《三千两金》,现不断有闽南特色原创音乐配合舞蹈。拍胸舞边踏跳边歌唱的风格,保留了远古民间舞蹈形式,其表演者所戴草箍上的蛇形头饰,还是秦汉闽越族原住民蛇图腾崇拜的遗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