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社区公交,真是件为群众着想的大好事!要知道,这山我爬了二十多年,从山脚到家,要爬两百多级台阶,刮风下雨日头晒,真是受罪。现在,坐着社区公交车,看着风景就上来了,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啊!”在狐尾山西北部的东荣社区,居民蔡阿伯一见到采访团的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连连夸赞身边的社区公交车。 蔡阿伯乘坐的社区公交线路是436路,2014年12月25日起投入运营。两年来,已经成为海山路沿线多个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采访团的记者了解到,2013年,厦门公交集团尝试社区公交服务,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先后开通了9条线路,特别是2015年12月底开通的我市首条纯电动社区公交线路439路(环五缘湾专线),真正实现了“绿色出行,生态社区”。 【相关】 “会呼吸”的厦门吸引众人来取经 “深化改革看厦门”采访团昨日参观海绵城市建设,走访交通指挥中心 采访团在海沧采访了解海绵城市的改造。记者 宗琴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宗琴)“在绿化带两边种上植物,中间挖一条沟,铺上石子,防止水流带走泥土的同时,水能渗下去,又能养植物,好棒!”昨日上午,专程从青岛来到厦门参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行人,顶着烈日聚在绿化带旁边看边讨论着,“会呼吸”的厦门吸引他们来此取经。 昨日,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市深改办组织的“深化改革看厦门”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进入第三阶段,来自中央、省驻厦主要新闻单位和厦门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以“聚焦厦门生态文明建设亮点”为主题,深入基层一线,用笔和镜头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挖掘厦门在深化改革中摸索出的新经验、新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本报将于本月27日起推出“深化改革看厦门———聚焦厦门生态文明建设亮点”系列报道。 看海绵城市 和专家进行深入交谈 昨日上午,采访团来到海沧新阳医院、海沧第二实验小学等地了解厦门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改造情况。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建设目标要求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以上,径流污染消减率不小于45%。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张剑鸣介绍,海绵城市改造主要从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三方面着手,在保留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进行修复,修复不了的再进行改造。这样不仅因地制宜,还节省了成本,最终达到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 之后采访团的记者同负责海绵城市的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深入交谈,对厦门的海绵城市建设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访交通指挥中心 对今后出行更放心 昨日下午,采访团来到厦门市交通指挥中心。一走进交通指挥中心,就被眼前高科技的“中央控制厨房”所震撼,在这里能全方位地了解厦门市所有的公交、出租车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给控制台。 在集中采访中,经济日报社厦门记者站的张健感慨地说:“今天了解了这些后,对今后的出行就更放心了。” 采访团还走进成功大道隧道群等11座隧道照明灯改造工程以及清洁能源出租车等地,切实感受了厦门在深化改革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努力,挖掘出不少好经验。 |
相关阅读:
- [ 05-13]“走转改”路八千里 意切情真写华章丨遇见
- [ 05-11]【网络媒体走转改】重残女孩钱敏丹:用我的烛光照亮更多的心灵
- [ 05-11]【网络媒体走转改】一条感谢短信牵出的和谐医患故事
- [ 05-10]两千里路走转改,写出扶贫“最”文章
- [ 05-09][网络媒体走转改]“杠头教授”李保国的太行岁月
- [ 05-07]【网络媒体“走转改”】重走习总书记当年路,笔耕河北扶贫好故事
- [ 05-07]【网络媒体“走转改”】阜平扶贫出真章
- [ 05-07][网络媒体走转改]追忆李保国:山乡巨变不忘新愚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