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小斌)1921年出生的应宏钧,是一名爱心“大户”。抗战期间,老百姓多次用生命掩护他和战友们。他说,没有老百姓的帮助和支持,就很难打胜仗。离休后的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包括献爱心、到学校讲革命故事、到社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石泉干休所里,记者见到了应宏钧。今年已95岁的他,拄着拐杖,听话较为吃力。不过,只要在纸上写问题,他就能娓娓道来。 深受鼓舞加入共产党 应宏钧17岁到上海大华机器厂当技工,“当时,在机器厂一天要上班13小时,每月却只拿到2毛钱工资,我们受尽剥削。”应宏钧感慨地说。之后,经他人介绍,他到苏中四分区兵工厂做技工,负责为一线战友制造武器。 为了确保武器供应不中断,应宏钧曾和战友们夜以继日,几天内制作了5800把刺刀。为了提高刺刀的作战效率,他还改良了刺刀前端,使其成为三角血槽。 也就是在那时,应宏钧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之间都互称同志。“这让我深受鼓舞,感觉终于找到组织,我立即提出入党申请。”应宏钧说。 1944年10月,应宏钧的梦想终于实现,他光荣入党。之后,他参加了掘港、李堡、淮海、渡江、福州、漳厦金等战役战斗,可谓身经百战。 村民用生命掩护他们 在那些枪林弹雨的日子里,应宏钧和战友们多次遇到大难,都是当地老百姓帮他们挺过来的。 1944年,日军扫荡到苏中四分区兵工厂一带,应宏钧等几人躲进村民家里。日军挨家挨户地找,一看到男丁就怀疑。“那时,有一户村民为了掩护我,让我把衣服脱了,躺在他家床上,假装是他家人,我才躲过一劫。”应宏钧说。 还有一次,正值冬天,应宏钧他们饥寒交迫,还带着伤员在野外行进。村民看到后,立即把衣服脱下给伤员盖上。 “老百姓用生命掩护我们、支持我们,没有他们,我们很难打胜仗。”应宏钧说。 离休后帮助困难家庭 如今,应宏钧虽已离休,却没有闲着。他说,当年百姓的那份情让他很感动,他要回报社会;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继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他一直坚持帮助他人。他每天必看新闻,一旦发现需要帮助的人时,都会解囊相助。 石泉干休所的干事郑峰告诉记者,之前应宏钧保姆的一个亲人患白血病,但其家人没钱,应宏钧知道后,就每天省吃俭用,每月攒下3000元,用于支付对方的医药费,持续了7个月。社区有一户低保户,家里负担不起智障孩子读特殊学校的费用,应宏钧就掏腰包帮其交了学费。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应宏钧从电视上看到后,就到厦门市红十字会捐了1万元。去年,厦门籍前女篮国手陈鹭芸患有结肠癌晚期的消息传开后,应宏钧也捐出2万元。 他说,在有生之年里,他会继续坚持帮助别人,他认为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喜欢翻看报纸了解国家发展 关于之前经历的一些事情,应宏钧有的甚至记不起时间,但当提及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他特别清楚地说出:“1944年10月,这个忘不了。”他说,在那战火纷飞、动荡不已的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犹如找到一个温暖的家的感觉。“和同志们团结在一起,才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才会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 如今,应宏钧过着平淡的生活,他平时喜欢看报纸和电视,通过这两个“窗口”来了解国家的进步。他感慨地说,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以前无数战友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他也希望,国家能更富强,老百姓生活能更幸福,战火能永远远离生活。 |
相关阅读:
- [ 03-07]《厦门抗战岁月》出版 涵盖华侨支援抗战
- [ 02-25]亲历抗战胜利厦门受降仪式的李度青辞世 享年104岁
- [ 11-10]抗战题材歌仔戏《生命》厦门海沧首演
- [ 09-11]抗战胜利纪念日厦门“硬汉四驱”爱心团队到顺昌资助关爱贫困春蕾生
- [ 09-05]抗战类军事书籍热门 厦门90后读者追捧抗战史书
- [ 09-02]厦门开学首日趣事 抗战故事成主旋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