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表演茶道。
厦门日报讯 (本版文/本报记者 卢漳华 吴耀东 通讯员 余雪燕 郑素描 叶文彬本版图/通讯员 何东方陈嘉新)袅袅茶香,悠悠青瓷。昨天上午,在千年古刹梵天寺,禅、茶、瓷文化相会——以“海丝路·禅茶缘禅瓷”为主题的2016银城珠光禅瓷文化节开幕式在厚学广场举行。来自中、日、韩的专家学者与上百名市民齐聚一堂,品香茗,论青瓷。
专家参观千境陶瓷村。
探讨珠光青瓷
产业发展道路
“同安历史悠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玺在开幕式上表示,珠光青瓷被发现以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蜚声中外。近年来,同安区致力于推进珠光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开发,成立陶瓷研究会,广邀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研究,举办名瓷名窑论坛,推动珠光青瓷产业的转化,有效促进了珠光青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次文化节,就是要进一步挖掘“海丝”文化,深入探讨珠光青瓷产业发展道路,使珠光青瓷这一古老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光再现。
何玺表示,同安是厦门文化原点、闽学文化源头。今后,同安将继续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以“海丝”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同安文化品牌,为“文化同安”“美丽厦门”及“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文化助力。
梵天寺厚学广场,珠光禅瓷文化节开幕式热闹上演。
珠光青瓷已成
同安文化名片
此次系列活动由银城珠光禅瓷文化节开幕暨梵天花舞茶会、珠光青瓷座谈会、银城珠光禅瓷文化节音乐会等活动组成。活动现场,除了同安文化名片——珠光青瓷的展示之外,还有精彩纷呈的茶道表演。
在昨日的活动中,同安陶瓷文化研究会还聘请了中国古陶瓷协会原会长叶文程、珠光青瓷制作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洪树德、华侨博物院原院长丁炯淳、厦门博物馆馆长张仲淳、厦门博物馆副馆长陈娟英、厦门博物馆保管部主任林元平和厦门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彭维斌为同安陶瓷文化研究会艺术顾问,助力珠光青瓷更好发展。
本次活动由同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同安区汀溪镇人民政府、同安区陶瓷文化研究会、无上清凉(深圳)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梵天寺、厦门千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福建义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厦门茶文化研究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承办。
茶艺师手捧珠光青瓷茶杯。
珠光青瓷
大事记
>>它的现在
●1956年,在修建汀溪水库时,人们意外在水库工地上挖掘出大量瓷片、窑具,专家闻讯赶来调查。
●1957年,专家证实同安窑是远销日本的“珠光青瓷”的产地,汀溪窑是同安窑系中最负盛名的窑址,汀溪窑在珠光青瓷烧制上的艺术造诣是别处无可比拟的。
●1963年,汀溪窑址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珠光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博物院专家
揭开珠光青瓷“身世”之谜
“同安可以说是世界珠光青瓷的故乡,珠光青瓷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同安文史专家、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颜立水介绍,珠光青瓷是日本人命名的,上世纪80年代,他接待了日本几个县的文物考察团,他们来同安为珠光青瓷寻根。“当时同安出土的珠光青瓷在媒体上宣传,日本学者对比这些资料发现,在日本出土的这类瓷器和资料上的一致,于是确定了珠光青瓷大部分出土于同安汀溪。”
1956年,人们在修建汀溪水库时,意外在工地上挖掘出大量瓷片、窑具。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陈万里闻讯赶赴同安调查,发现大量卷草纹和蓖纹青黄釉碗,跟日本学者称为“珠光青瓷”的碗类似。经过进一步考证,1957年,陈万里在《文物参考资料》第9期发表《闽南古代窑址调查小记》一文,证实同安窑是远销日本的珠光青瓷的产地,纠正了以往日本学者认为珠光青瓷产自浙江德清后窑的看法,结束了争议几十年的珠光青瓷窑口之谜,引起了学术界广泛重视。
汀溪窑是同安窑系中最负盛名的窑址,是一处涵盖多处窑址的大窑场,相对独立的遗物堆积有十多处,分布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窑炉遗迹达14处,人们对它的认识多源于珠光青瓷。《珠光青瓷故乡——同安窑》一书提及,珠光青瓷在福建省内很多县市均有烧制,浙江、广东、湖北等地也生产这样的瓷器。然而汀溪窑在珠光青瓷烧制上的艺术造诣是别处无可比拟的。汀溪窑珠光青瓷釉色纯正,纹饰多样,线条婉转流畅、洒脱奔放。最具禅意的是,汀溪窑珠光青瓷胎粗,修足草率,圈足很不规整,给人自由、宁静的感觉。
汀溪窑是宋元时期我国南方生产青瓷的著名窑址和同安窑系青瓷的代表,也是当时著名外销产品珠光青瓷的重要产地。1963年,汀溪窑址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珠光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的过去
●同安窑系瓷器不仅曾远销日本、菲律宾、朝鲜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连东非、地中海沿岸都能见到其遗迹。
●同安汀溪窑生产的青瓷,受到日本茶汤开山之祖——村田珠光的青睐,成为日本贵族和上层人士使用的高档茶具,被誉为“珠光青瓷”。
●“珠光青瓷”使“同安制造”在世界市场上首次崭露头角,把同安古代文明推向世界,并给今天的同安、厦门留下了不灭的历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鼓声助兴。
同安窑系瓷器
曾通过“海丝”销往全球
千载古窑,珠光远传。珠光青瓷是“同安窑”的代表,也是同安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见证。同安窑系瓷器不仅曾远销日本、菲律宾、朝鲜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连东非、地中海沿岸都能见到其遗迹。
《闽南古代窑址调查小记》中提及:“就已发现的泉州及同安古代窑址碎片看来,完整器物在大陆传世很少,可以想象,当年的制成品似乎都用于外销。”“西沙光礁一号”“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大量青瓷茶碗以及日本镰仓时代遗址出土的汀溪窑青瓷就是明证。
叶文程介绍,同安汀溪窑生产的青瓷,釉色好,质量高,数量多,源源不断地由泉州港经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日本和世界各地,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受到日本茶汤开山之祖——村田珠光的青睐,成为日本贵族和上层人士使用的高档茶具,因此被誉为“珠光青瓷”。
“珠光青瓷”千年前创造的辉煌历史,使“同安制造”在世界市场上首次崭露头角,把同安古代文明推向世界,并给今天的同安、厦门留下了不灭的历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叶文程认为,珠光青瓷在我国陶瓷文化史上、外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外享有很高声誉,是同安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闽南地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同安的烫金名片。对于这样优秀的陶瓷文化遗产,要特别加以保护、继承和弘扬,并大力开发和利用。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厦门文化的根在同安,同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同安乃至厦门打造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叶文程表示,厦门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支点城市,如何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抓住先机,发挥优势,大力挖掘和发展珠光青瓷文化产业,对同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座谈】
专家畅谈珠光青瓷发展
昨日下午,十几位陶瓷专家参观完汀溪褒美匣钵古厝及千境陶瓷村后,齐聚千境艺术馆内,从珠光青瓷的造型、釉色等外观切入,层层解剖,就珠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展开交流。
《珠光青瓷故乡——同安窑》作者杜志政认为,同安珠光青瓷应从釉色、釉面和纹丝三个角度去把握:在釉色上,珠光青瓷是标准的枇杷黄色;在釉面上,珠光青瓷属玻璃制,看起来光滑透亮,手感润滑;在纹丝上,珠光青瓷与其他青瓷不一样,它表现出一种洒脱、奔放和自由。今后,珠光青瓷应该如何走下去,是一个应该深思的问题。杜志政认为,首先应该给珠光青瓷一个准确的定位。同安珠光青瓷与其他青瓷不一样,它诞生于宋代,应按照宋代的标准来,造型上应该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感。
“几位专家坐在一起交流,为发扬同安珠光青瓷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他们建议,对当时的汀溪窑挖掘时,首先要搞清楚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各自出土的瓷器是什么样式,然后复制出来,形成一个系列,让人们知道同安珠光青瓷在宋代是什么样的,把同安珠光青瓷这个故事讲得更完整。”同安珠光青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庄友谊说,“接下来,要跟几位专家深入交流,把每个朝代的器具复制出来。同时,加强跟各大博物馆、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邀请更多有志于研究青瓷文化的同行,一起推广珠光青瓷文化。总之,就是要明确定位,做好传承与保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和创新。”
【现场】
各地茶艺师演绎茶道
青瓷飘茶香,茶香绕青瓷,茶与青瓷就是绝配。在昨日的文化节开幕式上,伴随着“咚咚咚”的鼓声,一位位身着轻衣、手捧珠光青瓷的茶艺师缓缓而来,为在场嘉宾现场演绎茶道。起茶、中泡、分杯,动作如行云流水。清茶倒入珠光青瓷茶杯中,茶香四溢。嘉宾一品美茗,只觉沁人肺腑,心旷神怡。此外,来自韩国、日本的茶艺师也在现场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茶艺。
【相关】
梵天寺新建奎星阁
湛蓝色的荧光亮起,舞台上浮起无数星星——昨晚,2016银城珠光禅瓷音乐会在厦门工人体育馆精彩上演。据悉,音乐会的全部收入将用于同安区梵天寺奎星阁的建设。
新建的奎星阁总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主楼一层为奎星阁,主供奎星,周边供奉二十七星宿,内饰空间达四百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600名信众。主楼二层为千佛阁,除融合寺院原有的千佛阁外,还将供奉一尊高1.2米的珍贵琉璃佛像——该佛像是国内少数大型纯琉璃佛像之一。楼阁总高45米,整个建筑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梵天禅寺位于同安大轮山南麓,距同安城区1公里,毗邻同安影视城,为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禅宗南派临济宗的支派,高僧辈出,香火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