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区精神居民共同参与 促进两岸同胞融合参与,是深化两岸社区交流合作的关键。厦门通过推动两岸社区开展歌仔戏、闽南语歌曲等地方戏曲艺术交流合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两岸宗亲、宫庙理事会联谊平台,开展郑成功文化节、福德文化节等特色民间信仰活动和两岸姓氏宗亲寻根问祖、族谱对接、宗亲联谊等活动,不断增进两岸同胞情感认同,培育社区精神,吸引在厦台胞融入当地社区建设。 在海沧区海虹社区居民大学里,义工教师队伍当中有许多主动“找上门”的台胞。台胞陈若水在这里开设国学带读课,很受居民欢迎。住在兴隆社区的许多台胞组成了“马路天使”、“绿色环保”等志愿小分队,将台湾的志愿服务精神带到兴隆社区,不仅主动参与社区义务服务,还带动更多居民一起为社区服务。厦门不断培育社区发展理事会、社区居民大学、邻里互助促进会等社区组织,开展慈善、文体、公益、环保等主题活动,吸纳台胞共同参与。 厦门构建了台胞参与社区治理的创新工作机制,官任社区的王万发、兴隆社区的熊麒等一批热心社区事务的台胞先后被聘任为社区主任助理,他们带来了台湾社区治理的经验,不仅为社区发展建设献计献策。 完善社区服务增进情感融合 让台胞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融入社区生活,成为厦门创新社会治理的一大特色。不断完善的社区服务,让台胞在厦门感受到家的温度,增强了归属感。 厦门积极引导社区设立台胞服务中心、“台湾青年创业辅导站”、“台胞之家”等特色服务平台,为台胞就近提供生活资讯、政策服务等。例如,湖里区兴隆社区设立了专门的台胞服务台,为台胞提供医保、社保、出行、子女就学等各种基本服务;设立对台工作联络员,负责每个台胞家庭的日常联络工作,随时关心和关注他们的生活;设立“台胞之家”,保障台胞台属活动有场地、休闲有去处、娱乐有场所,社区经常开展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增进台胞和居民的友谊。 在台胞居住相对集中的社区,厦门鼓励成立了“调解委员会”、“个人调解室”,选择热心且有群众基础的台胞担任调解员,针对台胞、台企的纠纷提供调解服务。不断完善涉台法庭、涉台海事法庭、涉台检察室以及聘请台胞担任人民陪审员、检察联络员等创新性做法,完善了司法服务。 【同步】 两岸12对社区 今日签约合作 范围由厦门扩至榕泉漳等地 今日上午,第三届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将在厦门开幕。来自台湾的村里长、社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大陆的社区村居主干、社区治理专家共260多人将参加本届论坛,交流探讨社区治理经验。记者提前获悉,今年论坛上将有12对海峡两岸的社区签署合作协议书,两岸签约社区的范围由厦门扩大至福州、泉州、漳州等城市,这成为两岸基层社区交流进一步深化迈进的有力注脚。 |
相关阅读:
- [ 06-11]第八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服务恳谈会在厦门举行
- [ 06-08]厦门高校志愿者昨入驻社区书院 挂钩25家试点书院
- [ 06-07]湖里区园山社区与厦门老年大学共办书法联谊活动
- [ 05-30]厦门基层社区向归侨侨眷征集意见建议
- [ 05-28]厦门首家社区戒烟门诊在莲前街道挂牌 提供戒烟咨询
- [ 05-19]“缘”起母爱 厦门殿前街道长乐社区办“母亲课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