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化教育 > 正文

厦门一中将迎校庆 半世纪前一支女篮捧回全国大奖

2016-06-06 23:42:59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3年全国中学生传统校游泳比赛团体第三名。

如今的一中乒乓球队,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表现不俗。

厦门一中女篮代表福建参加全国少年篮球赛,被授予“风格奖”。

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能运动、会学习。

厦门一中配合市体委组建了厦门市第一支男子棒球队。

厦门一中健美操小有名气。

【核心提示】

体育成绩单创造的传奇

如何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

据说,“细节控”有一种识别办法:看看这所学校除了分数之外的其他方面,譬如体育。因为,真正的好学校基本是“360度无死角”——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很完美!

有着110年历史的厦门一中,就经得起这样的推敲。单单从体育教育来看,这所老牌名校在第一个百年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迈入第二个百年之后,该校的学生体育运动也一直领先八闽。

2007年至2015年,厦门一中的游泳项目在省级比赛中8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1次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13年,拿下了全国中学生传统校游泳比赛团体总分第三名。

2007年至2014年,厦门一中传统优势项目田径,创下了连续8年进入省级比赛团体前三名的纪录。

曾培养出世界乒坛名将郭跃华的乒乓球项目新人辈出,已连续3年蝉联厦门市中小学乒乓球锦标赛团体总分冠军,在今年的赛事中一举拿下六项冠军,其中高中代表队包揽了所有五个单项的冠军。

其他项目也丝毫不逊色。近年来,该校的羽毛球项目已获得4次市级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1次全省团体总分第三名;健美操项目多次获得全国级、市级赛事一等奖;棋类先后3次获得市级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陈子豪等两名学生还在全省围棋赛事中获得冠军……

素以盛产“学霸”闻名的厦门一中,体育成绩单居然也如此霸气!这样的“传奇”究竟是如何创造的?

穿越时光隧道,一张张老照片揭开了一段段传奇往事。您或许不知道,半个多世纪以前,厦门一名男生作为福建首支男子棒球队的接手,随队出征全国大赛;由厦门女生组成的一支篮球队,代表福建征战全国少年篮球赛,捧回了“风格奖”。

这些少男少女都来自同一所学校——厦门一中。

厦门晚报讯 (记者 郭文娟)即将于10月29日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厦门一中,最近陆续收到了几位校友提供的珍贵老照片,每张老照片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棒球少年赛后成一级运动员,灌篮少女打遍全省无敌手

校友黄呈祥珍藏着一张棒球队的合影。

1958年,省体委提出组建我省第一支男子棒球队,准备参加次年举行的首届全国运动会棒球比赛。厦门一中积极组织学校棒球队,配合市体委组成了厦门市第一支男子棒球队。这支球队由厦门一中5人、厦大5人、集美中学2人,以及3名在厦台籍生组成。黄呈祥是其中一位入选球员。

经过一年刻苦训练,以厦大的李大成为第一投手、厦门一中的黄呈祥为第一接手,组成了福建省第一支男子棒球队。那次全国比赛后,他们俩均被授予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厦门一中1957届高中毕业生叶幼瑜,毕业后留校工作了二十多年,他手中有一张厦门一中女篮队的照片。1965年,他作为领队,率厦门一中女篮代表福建赴山东烟台参加全国少年篮球赛。在这场比赛中,厦门一中获得全国第六名,并被授予“风格奖”。

叶幼瑜说,当时一中校园里运动风气很盛,几乎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操场上都有打球的人。不仅学生,老师也很热衷。代表福建出征之前,一中女篮先后在全市、全省打了一圈,都拿了冠军。全国赛后回到厦门,已经没有对手,一些企业篮球队都打不过她们。1966年1月,在全国少年篮球联赛福建赛区比赛中,一中女篮、男篮双双拿下冠军。

令人惊叹的是,当时很多女篮队员一边练球一边还要准备中考,后来她们都以优异成绩被一中高中部录取了。

男篮领队为队员补球鞋,师生乒乓球较量让学生学会收敛

厦门一中总务主任黄世森,担任了二十多年体育教研组长。上世纪80年代在厦门一中就读的很多学生,一说起黄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扛着一堆白球鞋去中山路补鞋。

当时,黄世森负责带学校的男篮队,队员们穿的是上海回力球鞋,这种胶底球鞋在水泥地上磨久了,很容易破。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使是破了洞的球鞋,“火补”之后还能重返球场,而且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出好成绩。

“在校园体育运动方面,可以说厦门一中长期以来都是标杆。”黄世森说,从上世纪50年代起,厦门一中的篮球队就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强队。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全校上下都很重视体育,队员也很能吃苦,涌现了一批优秀运动人才。

在开展体育运动的同时,老师们也很注重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厦门一中退休教师郑启平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描述了如何在一场乒乓球较量中巧妙地与一名学生打了个平手,既“挫”了那位个性很强的学生的锐气,也为他保住了自尊,让他学会收敛“不合时宜的锋芒”。

【延伸阅读】

传承中的发展创新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厦门一中体育精神,孕育了不少体坛名将,也吸引了优秀校友回到母校工作。据统计,目前厦门一中体育教研组的23名教师中,有4人是回校任教的一中校友。

跳高名将:保持亚洲纪录11年,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

在厦门一中高中部体育馆,有一个以世界乒坛名将“郭跃华”命名的乒乓球馆。郭跃华是厦门一中1971届校友,曾8次获得世界冠军。去年,厦门市首届中学生乒乓球夏令营在厦门一中开营,郭跃华作为总顾问出席并现场亮了一手“肚皮接球”的绝技。

据悉,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场馆,除了弘扬体育精神之外,也是为了鼓励一中学子。如今,一中开设了郭跃华乒乓球基地,有正规的教练和球队,打球氛围浓厚,屡创佳绩。

1973年入读厦门一中初中部的郑达真,也是体坛名将。她曾创下女子跳高1.93米的亚洲纪录。厦门一中的另一名跳高健将,是1958年被高中部录取的倪志钦,从1961年至1970年,他13次刷新了男子跳高的亚洲纪录,成绩从2.11米提高到2.29米,其中2.29米的亚洲纪录保持了11年。

1970年,在湖南长沙的田径比赛中,他以2.29米的成绩打破了由前苏联运动员布鲁梅尔保持的2.28米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同年,他被英国《田径周刊》评选为“世界最佳运动员”。

倪志钦和郑达真算是同门师兄妹,他们的指导老师都是洪宽基。黄世森说,洪宽基老师生前是一中体育组高级教师、跳高教练。更令人称道的是,精于体育教学的他很早就懂得在训练时运用现代化手段。

上世纪80年代,洪老师自费购买了照相设备,把学生跳高时一连串的动作拍下来。经过一番研究揣摩之后,再根据照片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乒乓小将:被一中首届体育特色班录取,回到母校当教练频频夺冠

很多一中校友记忆中抹不去的画面中,还有初中部五三楼北侧的水泥乒乓球桌。那里留下了他们美好的回忆:课间抢桌,垫板当球拍,砖头垒起“分界线”,师生对打、男女混打等各种组合……这也是李晓峰学生时代的美好瞬间。

现任厦门一中乒乓球队教练的李晓峰,从小就与乒乓球结下不解之缘。1996年,他凭借乒乓球特长被厦门一中首届体育特色班录取。后来,他又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福建体育学院。

大学期间,他就考取了国家一级裁判员,参加工作后又考取了乒乓球教练员证。2013年,他调回厦门一中工作。他说,一中的体育文化底蕴深厚,培养了很多杰出校友,他希望自己回到母校后也能带出一批优秀的球员。

如今的一中乒乓球队,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表现不俗。最近三年,全市中小学乒乓球锦标赛团体总分冠军都被厦门一中收入囊中。今年的比赛中,一中代表队一举拿下6项冠军,其中高中代表队包揽了所有5个单项的冠军。

全面发展的多元选择

近十年来,厦门一中在体育教学、训练及科研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实现了学校体育的大发展、大跨越。

多种高大上体育选修课,培养“男生像绅士女生像淑女”

厦门一中体育教研组长、校运动队总教练王先杰说,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能运动、会游泳、体能好、形体美”,刘星辰和陈珂等人就是代表。

多年前,厦门一中就在全校开设了游泳课,要求人人会游泳。学校还通过夏季运动会、游泳接力赛等活动,促进游泳运动形成一中的校本特色。之后,厦门一中又相继开设了网球课、高尔夫球课等高大上的体育选修课,以及棋类、羽毛球、形体等体育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这些课程,也为实现学校提出的让每个一中毕业生“男生像绅士,女生像淑女”的育人目标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厦门一中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体育传统项目游泳保持在全省团体前两名,田径曾创下连续8年进入全省团体前三名的纪录。在优势传统项目的带动下,一中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棋类、足球、篮球、排球等多项目领域都取得了突破,多次囊括各级比赛项目团体总分冠军。

据统计,近10年厦门一中共获得16项全国竞赛第一名、361项福建省竞赛第一名、487项厦门市竞赛第一名,向全国各重点高校输送体育专业学生上百人。2007年1月,学校被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是厦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厦门一中所追求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老师们认为,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业上、身心能力上等全方面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未来的精英。

体育健将中的学霸

黄世森总结,厦门一中各个运动队的学生都有个共同点:不仅运动水平突出,学习成绩也都不错,其中有各级优秀学生,甚至还有中考状元。

游泳:三年前的中考状元,今年“游”进清华

今年2月,厦门一中两名男生刘星辰、陈珂凭借着出色的游泳成绩“游”进了清华,通过了2016年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获得清华大学本一线下20分录取资格。其中,刘星辰就是三年前的中考状元。

如何兼顾运动训练与课业学习?刘星辰说,日常的游泳训练占用了一些学习时间,却也促使他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比如,到市体校训练时,只要还没有下水,哪怕只有几分钟时间,他都可以拿出作业来写。

田径:从中考状元到硕士,学习和训练安排井井有条

在刘星辰之前,还有一位中考状元戴瑛亮,也是运动能手。2009年中考,戴瑛亮和同校的蔡斯宇,以488分的高分并列全市第一名。这位运动健将,在2009年福建省传统校田径比赛中,获得跳高第二名,此外她还在市运会的接力赛中拿了第一名。

厦门一中退休体育教师吴宙红,当时是戴瑛亮的教练。吴宙红说,戴瑛亮的综合素质很全面,总能把学习和运动训练安排得井井有条。训练中途休息,她都能见缝插针写作业;外出比赛时也都带着课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读。

考上厦门大学法学院后,她仍坚持训练,并在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中,获得大学生女子跳高组金牌。今年,她考上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跳高:14岁业余选手夺冠,比赛间隙学习感动副省长

2002年,在第12届省运会跳高比赛中夺冠的董鹭华,也来自厦门一中。那次比赛,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现场有记者看见他随身携带着课本,利用比赛间隙抓紧复习。这一幕也感动了时任副省长的潘心城,比赛后亲自为他颁奖。这件事在当年极为轰动,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时年仅14岁的董鹭华是以业余运动员身份参赛的,跟他同台竞技的都是专业运动员。

“一中的人常说:我们站着是1,躺着也是一。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着大家不管做什么都要争第一,要做到最好!”吴宙红说,这种校园文化是一中学子的财富,他们奋勇拼搏、不惧失败,不管是在赛场上、学业上,还是工作上,都将促使他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