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社区图书馆看书的读者很少。龚小莞摄
赖燕华
厦门晚报讯(记者 龚小莞)在厦门火车站对面、湖滨东路9号1215室(莫泰酒店楼上),“隐藏”着国内第一个24小时无人值守的社区公共图书馆。两年多来,它曾经声名远播,但热闹过后归于沉寂。如今,1990年出生的蔡振萍是这个图书馆的负责人,1995年出生的赖燕华则是志愿者馆长,面对这个图书馆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两名90后女孩迷惘又惆怅。
【风光】
书借走不还都没关系
最高峰时有两万多册
2014年1月25日,厦门一批热心公益的人士正式发起“鸟巢计划”,经发起人之一的丁勇提议,在湖滨东路9号1215室成立了全国第一个24小时无人值守的厦门社区公共图书馆。这是一个全天对外免费开放、无人看管、自借自还、无需手续的图书馆,24小时不关门,任何人都可无偿使用这个场所和里面的书籍,书籍“自由取走,自愿偿还”。
“鸟巢计划”发起人之一蔡振萍说,他们的初衷是通过图书传递信任感,让这个社会变得更温暖。“借走不还都没关系,你可以带回家收藏,但我们相信书籍的价值体现在分享而不是私藏。”
最初厦门的志愿者筹集了近500本社科类书籍,最高峰时图书馆内有20000多册藏书。书一多就往外搬,“鸟巢计划”不光包含社区图书馆,还在户外许多地方设置了微型公益图书馆(也称鸟巢书屋、鸟巢书柜、开放书架等)。全厦门有100多个鸟巢书屋。
现在还不断有人到图书馆捐赠图书,也有从全国各地快递书籍过来的。“有个叫周荣超的读者,去年一整年,每周固定捐赠五本阅读完的图书,总共捐赠了260本,类型以哲学和法律为主。”蔡振萍说。
“鸟巢计划”2014年从这里开始发展后,半年内全国共落地150余个鸟巢图书馆,遍及全国20多个城市,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设置在户外的微型公益图书馆,属于“鸟巢计划”的一部分。
【故事】
有人半个月通宵看书
自己带书看完就留下
图书馆面积40多平方米,入口处摆放了一张阅读桌,两侧有几张座椅。馆内左右两侧陈列着书架,书架底部一层是藏书区,整齐堆放着书籍,书架主体是书籍展示区。每天的读者很少,有的时段甚至空无一人,但是不少固定读者非常喜欢这里,也经常有新的读者慕名而来。
去年夏天的某天凌晨,蔡振萍接到一位名叫王特立的读者的来电,询问她图书馆的具体地点。从那时开始,整整大半个月,王特立每天晚上在图书馆看书到天亮。“他自己带书过来看,看完就留给我们。”蔡振萍是在大半个月后才见到这个年轻人,了解到他是遇到了事业选择题,想要找一个可以安静阅读、思考的地方。后来他终于想出了答案,现在和哥哥一起创业,做得风风火火。只要有时间,他还是会自己带书到这里阅读,然后把书留下。主要是哲学类的书籍,不光阅读,他还在上面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有一名姓任的流浪女,无家可归,图书馆为她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她在图书馆住了挺长一段时间。现在任女士有了住处,还是经常到图书馆来,她感觉这里是最安全的所在。
【夜访】
环境安静舒适很自由
但整晚没有一位读者
图书馆夜晚大多数时间无人光顾,白天的读者也很少。蔡振萍说,图书馆成立之初吸引了一些读者,现在固定到这里的,就是最早的那批老读者。还有一些通过朋友宣传得知这个地点的阅读爱好者,或者在附近工作、居住的人会过来看书。
6月3日晚上将近8点,记者来到这家社区公共图书馆,里面一片漆黑,空无一人。记者打开日光灯,独自在里面翻阅图书。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图书,包括文化、教育、经济、科学、政治、法律等许多种类。有几张供阅读的座椅,地上铺着垫子,也可席地而坐。室内装有空调,可以自己开关,外面还有免费茶水饮用,环境安静舒适。
书架上摆放着留言本,两年多来,留言只有寥寥几页,但是所有的留言都表达了对这个图书馆的喜爱之情。也有几条留言写着图书捐赠的数量。最近一条留言,是康乐小学一年三班阳光假日小队捐30本图书。
另外还有一份“鸟巢阅读计划借阅登记表”,读者可以自己借走图书,在登记表上写上姓名和借书的数量,归还后在“还书”一栏打钩,2014年、2015年登记的人较多,今年1月、5月分别只有两名读者登记。
直到第二天凌晨记者离开时,都没有人进来看书。
读者借书登记表和留言本。刘东华摄
【困境】
难舍弃却找不到出路
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
蔡振萍经营着一家公益机构,赖燕华是集美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目前图书馆全靠她们两个90后女生支撑。大一时,赖燕华在姐姐的引领下来到这间社区公共图书馆当志愿者,现在她每周都会前来维护管理,打扫卫生,整理书架等,暑假的时候几乎天天待在这里。
赖燕华说,每次过来整理东西时都很惆怅,读者太少了,心里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如果闭馆,很舍不得。但是维持下去的话,又不知道接下去的路要怎么走。
蔡振萍告诉记者,这家图书馆每年租金加上水电物业公摊费将近3万元,主要靠丁勇个人承担,其间有半年由躬行志愿者发展促进中心承担。但丁勇全职做公益,没有收入来源,加上他还有其他公益项目要做,这里现在只能靠蔡振萍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我一度想把这个图书馆关掉,但是很多人觉得这里是梦想的起点,放弃太可惜。我经过考虑,还是决定先保留着。”蔡振萍说,她去年注册成立了一家公益机构,参加社会创业大赛,获得了35000元的奖金,图书馆靠着这笔资金维持到现在。资金用完之后该怎么办?今后的路要怎么走?她还是很迷茫。
蔡振萍表示,希望能通过增加人流量来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找到一个方法,让这个馆至少能够生存下去,不用为房租而发愁。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帮忙清扫维护。
声音
“我很犹豫,一个女生的肩膀,是否扛得起一个全国性的公益机构?我从学校毕业不久,社会经验不足,而且我更愿意做纯粹的东西,保持这个图书馆的完整独立性,而不是成为某个企业的附属物。” ——蔡振萍
【读者留言】
“很高兴来到这个图书馆,给我一份心灵的安宁与惊喜,看到很多金融学科专业书籍,这对于初入金融圈工作的我来说真像是一场及时雨,感谢知识的传递与延续”
——“微笑的鲤鱼”
鸟巢图书馆,给人家的感觉! ——王强
“今天来到这里,有种感觉就是不想走,很安静的环境。读书是一种智慧,传播智慧也是一种公益。相信美好的传播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个美丽的梦想。”
——一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