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 钱玲玲 通讯员洪恒亮)5月份,厦门46个残疾人家庭报警,其中,17人被骗,涉案金额27.7万元——占了“补贴诈骗”警情的76.3%。令人惊讶的是,被骗的人,绝大部分是今年2-4月份,刚刚办理残疾人证的市民或其亲属。
昨天,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市残联通过短信平台等向全市办证残疾人发出紧急提醒:发放残疾人补贴,不会通过电话要求残疾人提供银行账号,更不会要求残疾人或其亲属,到ATM办理。同时,在一些案件高发区入户走访,面对面宣传,增强残疾人的自我防范意识。
事件 残疾人受骗突然增多
5月2日,49岁的同安人叶先生接到了电话,对方自称“残联”,要给叶先生的父亲发放残疾人补贴。
叶先生很欣慰,父亲70多岁,前阵子,他刚帮父亲申请了残疾人证,证已经下来。电话中,“残联”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补贴是3600元,要去银行的ATM操作。
然而,在ATM上按了一通之后,叶先生发现,银行卡里的69789元被转走。
一天后,翔安新店,40岁的残疾人陈先生,也接到了电话,告诉他每个月可以领300元补贴,一次性3600元。陈先生腿脚不便,把对方的电话号码告诉小姨子林女士,林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在ATM上操作,被转账39789元。
截至5月底,厦门警方共接到46个“残疾人补贴”报警电话,其中,17人被骗,涉案金额27.7万元。
以发放残疾人补贴等名义诈骗残疾人的案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全国不少地方都曾出现过类似诈骗案件。厦门市残联介绍,上个月确实接到投诉,本市有不少残疾人接到了诈骗电话,且案件集中爆发。“我们马上将情况上报给省残联和中残联,同时也获知,就在同一段时间内,全省各地都发生了类似案件。”
追问 谁泄露了残疾人的隐私信息?
骗子到底耍了什么花招?
原来,骗子是把他们骗到ATM,让他们切换到英文界面,输入“序列号”(实际上是对方的银行卡号),输入“验证码”(实际是转账金额,事先骗子打听过卡上余额),最后让他们点击确认。
让这么多人上当的原因,是骗子掌握了残疾人的隐私信息。反诈骗中心的民警介绍,经了解,骗子不仅知道残疾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伤残等级,而且连残疾人证在哪里申请办理也都一清二楚。
比如,陈先生是在翔安新店的社区提交了申请,而叶先生的父亲是在同安区残联提交申请的。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逐一回访受害人时,民警注意到,受骗的17人,绝大多数是在今年2-4月份,也就是春节以后,刚刚申请办理了残疾人证。其中,办理残疾人证时填写的联系方式,如果是亲属的,骗子则找到亲属。
调查 申办残疾人证有三步流程
残疾人的信息是从哪一关泄露出去,目前不得而知,但从公开信息来看,一名残疾人要在厦门办理一本残疾人证,流程大体上分为三步。
第一步:残疾人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到区残联领取申请表并填写基本信息。
第二步:基本信息核对无误后,办证业务员发给申领人《医学评定表》。申领人到指定医院进行医学评定,并由医院加盖公章。
第三步:申领人将评定表交回区残联。经过区残联初审、市残联复审后,符合办证条件的,发放残疾人证,申请表和评定表的原件由区残联存档。
在办证过程中,残疾人信息由区残联负责采集,并录入全国统一系统。
提醒 补贴不会通过ATM发放
残疾人的各类补贴,是怎样发放到残疾人手中的呢?
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市有许多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的补贴。但每一项补贴,都须由残疾人提出申请,经过审核后,符合发放条件的,由区残联发放。各级残联均不会通过电话要求残疾人提供或核对银行账号,也不会通过电话要求残疾人在ATM或其他银行终端进行任何操作。
一般而言,各类补贴会通过残疾人提供的银行卡发放。
厦门市残联有关负责人提醒,如果残疾人接到了以发放补贴为名义的电话,应谨慎对待。一方面,自己没有申请的项目,肯定不会随便乱发;另一方面,如有疑问应与区残联或残疾人联络员进行核实,不要轻信。
昨日,市残联也向各区残联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加强防范类似事件发生,保障残疾人利益。
相关链接
厦门反诈骗中心微信号教你防骗
据了解,5月份市反诈骗中心接到的“补贴诈骗”警情,呈上升趋势,总共28人受骗,相比4月份,上升了250%。
除了“残疾人补贴”诈骗外,有4人误信“购车退税”,被骗1.25万元,有3人误信“购房退税”,被骗2.25万元。
接到“残疾人补贴”电话,接到“购车退税”电话,接到“购房退税”电话,接到“生育补贴”、“教育津贴”电话,怎么办?
除了拨打110外,还可以关注“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的微信号——xmsfzpzx,可以在微信号的“在线咨询”里,在线向民警学习防骗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