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休闲旅游 > 正文

鼓浪屿建筑艺术流派纷呈 既有洋楼又有红砖厝

2016-06-03 09:04:44黄晓波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鼓浪屿建筑博采众长。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黄晓波)鼓浪屿的建筑艺术流派纷呈,博大精深,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在厦门开埠之前,鼓浪屿岛上的永久性建筑除了少量寺庙、祠堂等祠庙类建筑外,主要是富有闽南特色的被称为“红砖厝”的传统院落式住宅建筑。

始自十九世纪末,陆续有来自闽台的富绅及闽籍华侨在鼓浪屿置办房产,他们从洋人手中购置现成的住宅,或自建房屋。中国人自建的洋楼建筑,有的直接模仿外国人的建造方式,有的受地方传统建筑影响,采用外廊建筑形式。

二十世纪初期以后,除了外廊建筑的本土化之外,鼓浪屿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建筑形式。由来自各国的业主及建筑师建造的建筑,从风格上反映出时代的审美及建造者的价值取向。

如二十世纪初期在中国开埠城市流行的西方古典复兴式建筑,也被鼓浪屿许多业主及建筑师接受,西方古典的装饰元素更是融入许多华侨洋楼的设计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装饰艺术风格及现代主义建筑这些当时引领世界建筑潮流的建筑形式也开始在鼓浪屿出现,尤其契合闽南地区注重装饰性的建筑文化传统。这种装饰艺术风格,给鼓浪屿建筑带来的影响十分广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鼓浪屿华侨洋楼中流行的建筑风格——厦门装饰风格,便受到来自装饰艺术风格的深刻影响。

独特的“厦门装饰风格”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随着大批闽台富绅、华侨富商到鼓浪屿定居,鼓浪屿华人洋楼的建设逐渐增多。在大量的华侨洋楼建设中,体现出一些新风尚:一方面,立面上采用红砖墙与少量白色线条对比的手法蔚然成风,延续了闽南红砖厝红砖白石的装饰传统;另一方面,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代表的装饰元素逐渐流行,并融合常见的传统装饰题材及西方古典装饰元素。

在上述华侨洋楼新风尚的基础上,一种华美的建筑风格由此前本土化的外廊式华侨洋楼中发展而来,形成一种注重现代装饰表现,并结合民族性、地方性装饰题材及西方古典装饰元素的独特外廊建筑风格——“厦门装饰风格”(Amoy Deco Style),在鼓浪屿华侨洋楼建筑中迅速风靡开来。“厦门装饰风格”这一名称比较清晰地反映了该类建筑的地域性及注重装饰表现的特征。除了鼓浪屿,这种地方化的近代建筑风格也影响到厦门岛及漳州、泉州等闽南地区。

厦门装饰风格的华侨洋楼,空间上还是以外廊为突出特征,但与传统外廊式建筑强调休闲功能的外廊空间不同,厦门装饰风格洋楼往往只在正面(或背面)设置外廊,外廊空间更像是阳台空间,并且强调其装饰性作用。

在平面布局上,厦门装饰风格的洋楼内部空间沿袭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中轴对称,厅堂居中,卧室及其他次要房间居于两边,围合的天井被外向开敞的外廊空间替代。

强调立面的处理与装饰

此外,厦门装饰风格特别强调立面的装饰表现,这与闽南传统建筑注重装饰效果的特点一脉相承;在立面整体色彩对比方面,采用红砖铺面,白石(水刷石)勾边的构图原则,继承了闽南红砖厝建筑红砖白石的装饰传统;柱头、窗套、窗楣的装饰常借用西方古典主义装饰元素,进行再创造;细部装饰则借用现代的装饰艺术风格,并结合地方传统及西方古典的装饰手法及题材。除建筑本体立面外,建筑院墙、院门,特别是门楼也是厦门装饰风格洋楼装饰的重点。

 

 

菽庄花园

百年菽庄

菽庄花园创建于1913年。“菽庄”之名来自园主林尔嘉的字号“叔臧”,造园初衷缘于主人对儿时故园——台北板桥林家花园的思念之情。两个园林堪称姐妹园,一脉相承,却又各具风华,交相辉映。在中国近代园林营造史上,一主双园、隔海相映的造园范例仅此一个。

虽然总面积仅有两万多平方米,但菽庄花园运用“藏海补山”的高超借景造园艺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闽台文化中开放包容、以小博大、优雅精致的精神特质和融合再造的能力。

百年菽庄,饱经沧桑,今天仍然保持着造园之初的“藏海”、“补山”艺术特点,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长桥藏海、板桥莲影、十二洞天、印心听涛等场景的深远意境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链接】

国内首部风貌建筑法

2000年1月13日,厦门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2000年4月1日公布实施。这是中国首部为历史风貌建筑立法的法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