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杨燕制图/张平原)为自行车开辟专属的非机动车道,市民骑行不再与机动车“车挤车”,这样的场景或许很快就会实现。近日,记者从市规划委了解到,《厦门市自行车道系统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近期有望报市委市政府审议,一经通过,厦门将启动岛内自行车道系统的改造提升,形成更加完善的自行车道通行网络。前期还将在岛内筛选几条道路作为示范段,先行规划自行车道。
这一举措贯彻了五大发展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及《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打造绿色交通体系、进一步建设高品质步行系统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要求。同时,它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以期通过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及效率,为应对当前交通形势、缓解拥堵开出一剂药方。
那么,自动车道应该怎么修?前期要在哪些路段作示范?针对这些问题,市规划委通过本报向市民征求意见,欢迎广大市民提建议,共同参与到厦门自行车系统的建设当中。
为什么改造?
营造友善骑行环境 缓解交通拥堵
自2013年开始,厦门全面启动岛内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一期工程约100公里,在建二期工程约80公里。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市民开始选择用骑行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根据2016年4月的统计数据,岛内共建成启用站点349个,日均租借次数达2.25万人次。
“然而,由于厦门交通运行情况持续发生变化,自行车出行环境的安全性、连贯性、舒适性与市民自行车出行需求及期望差距日益凸显。”市规划委市政交通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开辟自行车道,除了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营造友好的骑行环境,完善“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绿色低碳公共便捷出行完整体系之外,还对缓解交通拥堵有帮助。基于此,正在修编的《厦门市自行车道系统规划》将着重改造提升岛内自行车道系统,开辟自行车专用道,在保障自行车通行权的基础上,提升自行车道系统的品质和竞争力,并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网络,让自行车系统与轨道(公交)、BRT及火车站等大的交通枢纽间能够实现无缝衔接。
怎么改造?
自行车道改造 三种方案征求意见
“我们希望重新构建和布局一套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主要由自行车高(快)速路、自行车主干道(路)和一般自行车道组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行车高(快)速路主要连接城市中心组团之间,或者市民通行较为密集、出行效率要求较高的区域,将以封闭式形式建设。自行车主干道(路)将在自行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或绿道、旅游休闲的专用道上建设。一般自行车道则将渗透到社区等次支道路,延伸至自行车道系统的网络末端。
市规划委透露,近期将先行启动几个路段作为提升改造的试点,规划的自行车单个车道宽度视具体道路条件决定,但至少都在1.5米左右,理想的车道宽度为2.5米。目前共有三种改造方案被列入考虑之中。
利用辅道 空间改造
(如湖滨南路、莲前东路、湖滨西路、白鹭洲路、金尚路等)
该方案将自行车道规划于辅道靠人行道侧,若遇辅道内的公交车站,再将自行车道从站点后延伸至人行道,利用人行道进行施作。该方案能大大减少人车共行的局面,不过要求改造的道路有辅道,且辅道需较宽。
利用机动车道 空间改造
(如莲前西路、湖滨中路、厦禾路、仙岳路部分路段等)
该方案是专门为没有辅道且人行道空间也不宽敞的路段设计的。该方案中的自行车道是利用缩减机动车道空间、人行道空间进行建设的,位于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间用缓冲带及隔离栏进行隔离。
利用人行道 空间改造
(如镇海路、云顶路、仙岳路部分路段等)
该方案相当于在人行道上开辟一条自行车道,其中自行车道位于人行道外侧,毗邻绿化带,并用隔离栏将人行道与自行车道隔开,不会影响正常行人的步行。该方案较适用于没有辅道但人行道较为宽敞的路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