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表演
东南网5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文 常海军/图 通讯员 郭妮妮 林志杰)经过两日PK,昨日,2016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落下了帷幕。
昨日上午,“嘉庚杯”“敬贤杯”总决赛的激烈比拼,把龙舟赛推向高潮。最终,“敬贤杯”被本土龙舟队——集美街道龙舟女队获得;“嘉庚杯”被广州白云人和龙舟队拿下。
在昨日下午进行的第三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集美站)比赛中,集美大学男子龙舟队、集美街道男子龙舟队、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男子龙舟队分获前三名。
捉鸭子
品雄黄酒
龙舟文化节期间,除了精彩龙舟赛,主办方还精心打造了风雅端午、古礼端午、民俗端午、童趣端午、印象端午五个主题的配套活动。
可以说,周末两天,好吃、好玩、好看的龙舟文化节在百年学村、龙舟池畔奏响了“欢乐颂”,龙舟文化节已成为市民的“端午嘉年华”。
从2006年至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已走过了十一个年头,成为国内参赛规模最大、竞技水平较高的国家级龙舟赛事。
海峡两岸龙舟赛围绕弘扬嘉庚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加强两岸交流、提升赛事品牌四大着力点,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集美区的品牌盛会和厦门市的城市名片,成为密切海峡两岸民众血脉联系、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
东道主连续三年获“敬贤杯”
今年海峡两岸一共有59支队伍参赛。参加昨天总决赛的队伍,都是从各小组中脱颖而出的精英。
在鼓声响起后,龙舟队队员们奋力挥桨,动作整齐划一。选手们坚实的肌肉随着动作一起一伏,额上布满汗、水珠。
龙舟上,鼓手双槌齐下,鼓声阵阵。岸上,观众也是激情满满,不停呐喊助威。有老外专门组成了“端午粉丝团”前来助阵。
一时间,锣鼓声、呐喊声交汇在一起,在龙舟池内回荡,震耳欲聋,比赛场面紧张刺激,各支龙舟队,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在经过激烈角逐后,“嘉庚杯”被广州白云人和龙舟队拿下。广州白云人和龙舟队是两岸龙舟赛的“常客”,已经连续参加了5届龙舟赛,今年终于如愿拿下“嘉庚杯”。“敬贤杯”被本土的集美街道龙舟女队获得,这支年轻的东道主,技术娴熟,在今年的龙舟赛上表现非常抢眼,屡创佳绩。此外,此次夺冠也是集美街道龙舟女队“敬贤杯”的三连冠。
爱上集美,这里有家的味道
海峡两岸龙舟赛虽然落下帷幕,但是对于选手而言,精彩纷呈的龙舟文化节值得珍藏并回味。
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领队小黄,这是第二次来到集美参加龙舟赛。“去年,我是作为一名参赛选手来参加的,今年,我成了领队,带队来到集美参赛。”小黄说。
他说,厦门和台湾很近,也很像。“吃的、住的都差不多,气候也一样,来到这里,就跟在家没什么区别。”“去年参加过龙舟赛之后,一离开集美,我就想念集美,真的蛮喜欢这里的,所以,今年我又选择过来,岛内、岛外我都抽空逛了,好多小吃我都去尝了。”小黄说。“有机会,我希望每年都能来厦门、来集美,每年都能参加龙舟赛。”小黄说。
与小黄一样,来自金门大学的大二女生郑莞玲也对集美赞不绝口。“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专门为龙舟赛准备的龙舟池,太美了;我还去集美学村逛了一下,很美也很文艺。”小郑说。
端午嘉年华
鸭子是“躲猫猫”高手
在今年的龙舟文化节上,端午传统习俗“捉鸭子”比赛依旧是人气颇高的趣味活动之一。
南薰楼前的游泳池内,横放着一根碗口粗的圆木柱,长约5米。木柱上涂满了黄油,参与者能赤着双脚走到头并且触摸到顶端白色的标志杆,就有资格去捉泳池中的鸭子。
不过,这些大汉想在水中捉到鸭子,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熟悉水性的鸭子可是“躲猫猫”高手。
瞧,4个大汉从四路包抄过来,原本想堵住鸭子的去路。但是,当大汉们靠近时,机灵的鸭子就潜入水中,消失在水里。几个大汉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知道鸭子去哪儿了。20多秒后,鸭子才重新浮出水面,此时,已经距离几个大汉近10米远。
打造专属孩子的“童趣端午”
在白色伞面上画南薰楼、划龙舟,然后组装成一把小伞,2016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上,小朋友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童趣。
由集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联主办,区文化馆、区青少年宫和厦门文广会展承办的“童趣绘端午”儿童绘画比赛,吸引了70多名辖区小学生参加。
小朋友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伞面上画出高高耸立的南薰楼、五彩斑斓的龙舟等嘉庚元素、端午元素,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人文集美。此外,龙舟文化节期间,还进行了闽南童谣表演等活动。
端午大祭典带你“穿越”
以传统的祭祀方式祛邪求福,2016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期间,盛大庄重的端午祭祀大典,吸引了数百名游客驻足观看。
端午祭典,是华夏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在古乐伴奏下,身穿汉服的执事者和祭官各就其位,齐诵屈原的《九章·桔颂》,祭祀分为迎神、三献礼、饮福受胙、望燎、送神等环节,历时大约半小时,展现了传统端午祭祀礼仪。
端午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每年的龙舟文化节期间,原汁原味地重现传统礼典仪式,已经成为一项“新传统”。主办方表示,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