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车离开工地时都要洗次澡。
厦门晚报讯 (记者 戴舒静)开挖土方时,要先喷水润湿。拉土车辆出工地时,需“抖三下,洗次澡”。昨天,记者从翔安区建设局质安站获悉,今年上半年以来,该站全面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对扬尘污染“出实招”,有效改善了翔安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努力守护“厦门蓝”。
措施
土方车出工地前,要“抖三下”“洗次澡”
昨天,记者跟随翔安区建设局质安站工作人员,走进位于翔安区新店镇的首开·领翔上郡二期在建工地。从工地大门处进入,一路上给人的感觉都十分干净,没有尘土飞扬,也不见土方和泥巴遍地。工地的四面围挡上,全部安装了喷淋装置,还有数台移动雾炮机,不时对工地喷洒。
“现在要出工地,土方车都要‘抖三下,洗次澡’。”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汪超说,在运输土方的环节,往往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扬尘污染,因此,他们会采用喷雾设备,对土方进行湿润,杜绝扬尘的产生。而为了确保土方车不把工地内的泥土扬尘带出去,他们采取了严格的“出门制度”。在工地内的主要道路上,设置3条震动带,土方车经过时,车上和车轮上粘住的泥巴和扬尘会被震落,这就是所谓的“抖三下”,并冲洗车身和轮胎,也就是所谓的“洗次澡”。土方车干干净净出门,工人们则迅速清洗工地内的道路。
成效
工人上班环境变好,成本增加也值得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汪超说,他从业20多年,去过很多城市,厦门在整治在建工地扬尘污染所做的工作和成效,走在了绝大多数城市的前列。他们来翔安后,也自觉按要求配备防扬尘设备。对一个大工程来说,这样可能要增加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支出,但带来的好处很超值。“虽然增加了4%左右的成本,但为工人营造了好的工作环境,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汪超说。
40多岁工人老朱说,以前他曾在一些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班,衣服脏了是小事,每天都要吸入很多粉尘,总会担心肺哪天有事,“现在上班的环境好,整个人都感觉很开心”。
创新
区管工地严格落实
建微信群每天反馈
据悉,翔安区管的99个在建工地,也全部遵守这样的制度,抑制扬尘和路面污染。
“守护‘翔安蓝’,助力‘厦门蓝’。”质安站工作人员说,为防控工地扬尘污染,贯彻落实《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2017年)》和翔安区委、区政府关于“美丽厦门典范翔安”的各项工作部署,区建设局质安站要求所有在建工地要落实整改,达到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新开工工地要严格落实扬尘防治措施。
此外,质安站要求每个工地建立项目微信群,群成员包括三方责任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和区质安站工作人员,及时发送大气污染情况和有关措施要求,而监理单位也要反馈当天工地现场扬尘管控的情况。
在检查方面,质安站也加大力度和频率。截止到5月份,质安站已对翔安区在建工地扬尘治理情况进行了317次检查,下发责令整改通知单106份。在管控的同时,翔安区还注重培育样板工地,树立典型,组织广大施工企业参观学习,推广扬尘治理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全区建筑工地的整体文明施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