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咸与学生们交流 吕振万 厦门多所中学与高校,都有他捐建的“振万楼” 去年清明节,香港实业家、爱国华侨吕振万在香港逝世,享年91岁。吕振万祖籍泉州南安,不过,厦门学子对他并不陌生。在厦门一中、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等,都有他捐建的“振万楼”。 厦门一中副校长张南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1994年厦门一中要建教学楼,当时财政拨款只够建5层,时任厦门一中校长的黄种祥希望能建6层,刚好可以容纳初中、高中六个年段所有的学生。黄校长去厦门一中香港校友会募捐。在香港,黄校长见到吕振万公司员工吴惠敏。吴惠敏曾在厦门一中当过出纳,她的父亲跟吕振万是结拜兄弟。在吴惠敏的牵线搭桥下,黄校长见到了吕振万。吕振万了解情况后,很爽快地答应,加盖一层的钱由他来出。 当时加盖的第六层大约需要100万元港币,后来连廊又建起来,吕振万总共捐资约110万元港币。张南峰回忆,当时“钱很大”。在吕振万的帮助下,教学楼顺利建成,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后来的交往中,吕振万了解到厦门一中的办学环境,又陆续给学校捐了一批物资。包括一辆丰田面包车,一套激光照排印刷系统和10架钢琴。 【声音】 市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亚梅: 95岁高龄的华侨 几十年每年回国奖教 这些年,基金会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持续不断的捐赠,其中就包括不少年事已高的海外华侨。这些捐赠人每位都有说不尽的感人故事。比如,有一位今年95岁高龄的华侨,几十年来坚持年年回来给贫困学子颁发奖助金,而且,还会给每个学生带一块手表,勉励他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厦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这些爱乡爱国的慈善家。 市教育学会会长许十方: 厦门教育发展 离不开华侨支持 在厦门教育发展历程中,华侨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前,厦门很多不是侨办性质的学校也是依靠侨胞的支持维系着。新中国成立后,侨胞对厦门教育的支持力度也不小。有的捐建整栋楼,也有的捐建一间教室,在同安、翔安的农村学校,都能见到某个以捐赠人命名的教室。 捐资兴学与传统的耕读文化有关,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厦门是侨乡,早年很多下南洋打拼的华人华侨事业有成之后,回馈家乡最好的礼物就是办教育。他们在衣锦还乡的同时,也为家乡的教育做出杰出贡献。 |
相关阅读:
- [ 03-28]让湿地变身吸水海绵 华侨大学模式将向全市推广
- [ 03-22]华侨大学校外招聘10名院长 年薪最高100万元
- [ 03-22]华侨大学公开招聘院长 年薪最高百万还提供商品房
- [ 03-16]湖里区江头街道携手华侨大学 围墙变家风家训讲堂
- [ 03-08]全国政协委员王亚君呼吁提高对海外华侨的保护力度
- [ 02-07]50年前“厦门春晚”这样动人 华侨登台演唱一家亲
- [ 02-03]厦门鼓浪屿华侨名流往事 书写中南银行传奇
- [ 01-12]华侨博物院跨界合作 将深挖文创资源形成文化IP体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